农药行业在经历数年的低迷之后,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行业龙头先达股份最新公布的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呈现逐季回暖态势,2025年一季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这一积极变化迅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自4月下旬以来,先达股份的股价飙升超过60%。
作为行业复苏的先行指标,先达股份的业绩回暖无疑为整个农药行业注入了信心。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先达股份董事长王现全,就行业趋势、企业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蓝图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现全在采访中直言:“我们刚刚走出了低谷期。”他介绍,尽管2024年我国农药市场依旧低位震荡,但行业效益正在逐步恢复。特别是从9月起,农药行业的营业收入开始恢复性增长,显示出行业复苏的迹象。
先达股份的业绩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2024年,公司虽然仍亏损2587.55万元,但较上一年已大幅减亏。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迎来拐点,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上升10.8%,归母净利润达到2169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王现全表示,行业拐点的到来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长时间的市场低迷导致大量落后产能出清,市场供需结构得到优化。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的技术驱动转型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在行业复苏的浪潮中,创新创制成为推动农药产业变革的关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药产品专利密集度大幅提升,出口金额和出口量均稳居全球首位。这标志着中国农药行业正从仿制向创制转变,产业底层逻辑正在重构。
“创新创制是中国农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破内卷、出低谷的唯一路径。”王现全强调。先达股份果断斩断“以量换价”的老路,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4.6%,在2024年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仍投入1.11亿元用于创新。
先达股份构建起“合成-筛选-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每年筛选超过2000个新化合物,其中近百个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喹草酮、吡唑喹草酯、苯丙草酮等创新产品的成功上市,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难题,也改写了当地杂草防治格局。
在创新创制的推动下,先达股份的未来盈利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公司正以创制产品为核心,构建“专利池+技术服务+品牌矩阵”的立体竞争优势,从“卖原料”向“卖技术”、从“满足需求”向“引领需求”转变。
除了在国内市场深耕细作外,先达股份还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王现全表示,中国是农药生产大国,但在国际高端市场,中国品牌的声音还不够响亮。因此,先达股份在稳固海外传统市场的同时,全力开拓专利产品新赛道。
先达股份积极研究全球各国农药登记政策,在欧盟、美洲、澳洲、东南亚等市场提前布局。同时,公司在海外设立多个技术服务中心,将“铁三角”技术营销模式复制到国际市场,为不同地区的农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如今,先达股份的产品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赞誉。王现全表示,先达股份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农化品牌,见证中国农药品牌在全球舞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