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钟学丹谈汽车智能化:AI将如水电般融入汽车行业

   时间:2025-04-29 14:48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上海车展见证汽车智能化浪潮,腾讯全栈AI能力助力产业升级

今年的上海车展,智能化成为了参展商们口中的高频词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正步入智能化的深水区,智能化也成为了车企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无论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革新,还是智能座舱体验的提升,车企对AI能力的需求愈发迫切,AI能力服务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就在车展前夕,腾讯宣布面向汽车行业全面升级其全栈AI能力,涵盖了AI基础设施、AI开发与应用平台及AI场景化应用三大层面。这一升级旨在帮助汽车行业实现从模型开发、模型部署到模型应用的全方位赋能。

作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腾讯在过去几年里已深度布局汽车行业。其提供的云服务已覆盖超过100家车企和出行科技企业,其中30多家使用了腾讯的海外云服务。在汽车公有云领域,腾讯的增速位居行业首位,是市场平均增速的两倍。腾讯旗下的智能汽车产品已搭载在超过1500万辆车上。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高性能算力、精准数据闭环、快速迭代的AI模型是汽车智能化的三大底层要素,但这些恰恰是许多车企的薄弱环节。车企在将AI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时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筛选与提炼、模型能力布局以及车端落地转化方式等。

腾讯将自己定位为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助手和生态共建者。钟学丹认为,腾讯的优势在于其独到的数据闭环能力、丰富的模型训练经验以及广泛的用户连接能力。这些优势能够将AI能力转化为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实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他指出,汽车产业已进入深度、全面应用AI大模型的阶段。腾讯通过提供全栈、易用的AI工具箱,能够帮助车企跨越数据工程、模型优化和应用场景接入上的难题,让汽车行业像用水用电一样便捷地使用AI工具,从而打造出更好的AI应用。

智能化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体现在每一辆车上。钟学丹提到,端到端大模型为智能驾驶技术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加速了技术的落地。同时,大模型在智能座舱、车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多个领域都已实现大量落地应用。

在智能驾驶方面,端到端模型使智能驾驶从规则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这一范式本身就是AI基础能力的体现。合成数据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它依赖于AI能力来提升数据质量,从而优化小场景下的体验。

AI在汽车中的日常应用也愈发丰富。例如,智能驾驶系统能够主动与用户沟通,帮助用户理解其决策背后的经验和策略,并根据用户偏好进行调整。同时,端侧AI能力还能帮助车辆更好地理解当前环境,对用户驾驶行为进行提醒,从而确保驾驶的安全合规。

从商业逻辑来看,智能化已成为新一轮汽车消费的动力。用户对更懂他们的车有着强烈需求,他们购买的是体验而非技术。如何让AI技术与用户体验更好地结合,才是用户真正愿意买单的关键。

AI技术的应用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AI带来了算力的需求,促进了云厂商基础底层算力、芯片领域以及大网络集群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AI也推动了应用和服务生态的变革,考验着各个应用和服务如何与AI能力打通和接入。

在腾讯的AI战略中,助力车企提升AI能力是其核心诉求。腾讯不仅要帮助车企完成基础设施的搭建,还要帮助他们用好AI能力来加速场景化应用。从AI基础设施到应用层,腾讯都会为车企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搭建能力。

腾讯在AI上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基础大模型——混元,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腾讯已有超过700个应用接入了混元大模型的能力,并在持续迭代打磨中。腾讯更懂得如何用好AI能力,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面对华为、阿里等竞争对手,腾讯的侧重点在于将AI与应用场景、产品紧密结合,并将AI能力更多地普惠到用户。腾讯认为,好的产品应与实际生活自然融入,而不是标新立异。

在自动驾驶领域,腾讯通过提供AI基础设施的能力,与自动驾驶公司形成互补。同时,腾讯的地图能力也在智能驾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升了训练效率,还提供了智能驾驶所需的基础地图能力。

腾讯不造车的立场在AI时代依然坚定。腾讯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更关注数字化的技术,致力于提供基础和普适化的数字化技术能力。腾讯期待其技术和服务能够服务更广泛的人群,而不是与行业竞争和对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