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的浩瀚星空中,人工智能(AI)技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引领着市场的新一轮变革。在这场技术盛宴中,昆仑万维,这家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出海先行者”的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姿态,奋力搏击于AI的浪潮之巅。
昆仑万维,自2008年由周亚辉在北京创立以来,便以网页游戏研发与全球发行为起点,逐步构建起其庞大的业务版图。2024年,昆仑万维实现了56.6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其中海外收入高达51.5亿元,占比高达91%,这一数据在其最新发布的年报中得以披露,彰显了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光鲜的营收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昆仑万维的另一面——亏损。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5.9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26.7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样不容乐观,为-16.43亿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49.08%。这一尴尬的现实,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游戏先锋到AI新贵,昆仑万维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早期,昆仑万维凭借《三国风云》等网页游戏产品,迅速在国内游戏市场站稳脚跟,并开启了海外扩张之旅。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兴起,昆仑万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于2022年宣布全面押注AGI(通用人工智能)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试图在全球AI赛道上与OpenAI等巨头一决高下。
昆仑万维在AI领域的布局可谓全面而深入。2023年,公司推出了中国首个具备智能涌现能力的大语言模型“天工”,并在2024年不断迭代升级,发布了“天工AI大模型3.0”,采用4000亿参数的MoE架构,成为全球领先的开源模型之一。同时,昆仑万维还推出了AI音乐平台“天工SkyMusic”和AI游戏《Club Koala》,进一步拓展了AI应用场景。
尽管昆仑万维在AI领域投入巨大,但这一战略并未显著提升公司的毛利率。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激增至15.43亿元,同比增幅近60%,主要源于人员成本、技术服务费用以及折旧摊销费用的增加。同时,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损失也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整体亏损。
在AI应用方面,昆仑万维聚焦搜索、短剧、游戏和社交等领域,与市场上的其他玩家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然而,与代码助手、数字人、智能客服等已经产品化/规模化的生成式AI应用相比,昆仑万维的AI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面对短期财务压力与长期技术突破的平衡问题,昆仑万维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公司认为,尽管当前AI产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不确定性较高,但AI作为难得的战略机遇,值得坚定投入。昆仑万维预计,2025-2026年将进入AI应用落地和收入增长期,虽然行业收入将快速增长但仍将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坚信,从2027年起,AI业务将进入盈利期。
在AI技术的浪潮中,昆仑万维的故事远未结束。这家曾经以游戏业务起家的企业,如今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步伐,探索着AI领域的无限可能。未来,昆仑万维能否在AI赛道上实现华丽转身,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