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北京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主论坛上,零一万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表了一席引人深思的演讲,他断言2025年将是大模型“落地为王”的元年,标志着AI-first应用迎来爆发期。
本次论坛围绕“积淀·涌现”的主题展开,李开复在会上乐观地展望了AI的发展前景。他指出,随着AI大模型的成本急剧下降,几乎到了“白菜价”,再加上DeepSeek在市场教育方面的作用,AI应用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李开复将AI 2.0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革命与平台革命,认为大模型正在成为驱动实体经济的新质生产力。
李开复进一步从技术层面分析,虽然预训练阶段的Scaling Law增长趋势有所放缓,但行业内已经发现了新的趋势:Scaling Law正在从预训练阶段转向推理阶段,即所谓的“慢思考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模型思考的时间更长,能够得出更优质的结果,性能成长速度极快,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他强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AI教AI”的时代,AI通过慢思考具备了自我反思、自我迭代的能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演进范式。这一观点为AI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于DeepSeek,李开复分享了四个重要观察。首先,DeepSeek通过开源推理模型的思考训练过程,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与美国在AI技术上的差距。其次,DeepSeek凭借高效的工程效率,走出了一条与美国OpenAI依赖巨额融资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第三,随着“DeepSeek时刻”的到来,大模型在中国的全面落地将大幅加速。最后,DeepSeek证明了开源模型的能力已经超越了闭源模型,强调了开源对于AI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李开复透露,零一万物在过去几个月内进行了战略调整,全面拥抱DeepSeek,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将DeepSeek优质基座模型转变为企业级部署定制解决方案的工作中。他比喻说,零一万物正在打造AI 2.0时代的“Windows系统”,而DeepSeek则是驱动这个系统的核心。
李开复还提到了小语种模型的重要性。随着全世界开始拥抱大模型,很多基座模型在处理小语种时的表现不佳。为此,零一万物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了小语种模型,期待与沿线国家展开合作。
在同一论坛上,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基斯也发表了演讲,探讨了迈向工业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尽管AI技术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发展初期,向自主式AI的演进面临诸多挑战。同时,AI在系统工程、监管框架等方面也存在难题。斯发基斯指出,中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数据资源优势,有望在工业AI领域实现突破,引领发展新方向。
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则关注了具身智能的发展。他指出,当前具身智能的发展面临硬件成本高、数据缺乏等瓶颈,导致模型能力不足,应用落地困难。为了破解这些挑战,王仲远建议硬件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生态,应用方面需多方合作寻找合适的场景。为此,智源研究院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了首个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RoboOS与开源具身大脑Robo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