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智能CEO谈端侧AI:小型化、原生化后,个性化是关键

   时间:2025-03-31 22:01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ChatGPT引领的大模型创业浪潮中,面壁智能以其低调而稳健的姿态脱颖而出,尽管未被列入大模型创业的“六小虎”行列,但其技术实力与全球竞争力不容小觑。

近期,《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报道DeepSeek的崛起时,也提及了面壁智能等四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认为它们在技术实力上与DeepSeek不相上下。这一报道进一步彰显了面壁智能的行业地位。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面壁智能CEO李大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独家专访。他分享了对DeepSeek崛起的看法,并指出DeepSeek的成功再次验证了面壁智能于2024年6月提出的知识密度定律,即大模型的知识密度每100天会提升一倍。

李大海强调,无论是云端模型还是端侧模型,提高知识密度都至关重要。他透露,面壁智能在2024年初发布的被称为“小钢炮”的MiniCPM端侧模型,目前累计下载量已接近700万。

关于端侧AI的未来发展趋势,李大海认为小型化、端侧原生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个性化是主要方向。他特别指出,汽车和手机将是端侧AI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在年会上,面壁智能面向汽车场景发布了全新的纯端侧智能助手cpmGO,并宣布去年12月成功部署的首个纯端侧屏幕助手已进入量产序列。

面壁智能还是大模型开源的坚定拥护者。李大海表示,在当前的AI开发模式下,开源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模式,DeepSeek的成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认为,商业化与开源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互促进。

在采访中,李大海详细阐述了面壁智能对于开源的思考。他指出,开源能够迅速吸引对模型感兴趣的人群,降低市场成本,是AI领域快速发展的底层原因。面壁智能几乎每一款模型都进行了开源,并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建设和学习。

对于开源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李大海认为,开源并不会阻碍商业化进程,反而有助于技术优势的快速变现。他以DeepSeek为例,指出其通过开源方式迅速点燃了全球市场,实现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在谈及端侧AI面临的挑战时,李大海表示,尽管小型化、端侧原生化和个性化是发展趋势,但如何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控制功耗仍然是一个难题。他强调,面壁智能将审慎地在端侧使用高阶推理能力,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最后,李大海分享了对面壁智能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认为,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还需要7到10年的时间,而面壁智能今年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端侧模型的优化和个性化服务。在具体场景上,汽车和手机将是重点方向,同时也在探索机器人等其他新领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