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算法“白盒化”:用户选择至上,内容生态如何平衡?

   时间:2025-03-31 19:37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抖音总裁韩尚佑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正式上线,首次全面公开其平台的推荐算法原理及治理体系,这一举动旨在回应公众对算法运作机制的长期关注。

韩尚佑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抖音推荐系统的最新进展。他强调,如今的推荐系统已不再简单依赖于用户和内容标签的匹配,而是采用了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直接预测用户对每条视频的互动行为概率,如点赞、评论和分享等。这一系统通过“推荐优先级公式”综合考量行为概率和行为价值权重,从而进行内容的精准推送。

这一变化意味着,抖音的算法无需深入理解视频的具体内容,仅凭用户的行为数据就能实现个性化推荐。例如,一条关于宠物的视频,即使没有被明确打上“萌宠”标签,只要预测其能引发高点赞率,就有可能被推送给对该类内容感兴趣的用户。

韩尚佑还提到,抖音的算法已经从早期的“完播率”为核心指标,转变为现在的“多目标建模”。这意味着算法在评估内容推送时,会综合考虑上百个目标参数,如收藏、关注和评论质量等,同时还引入了“探索流量”机制,主动推荐用户未曾接触过的兴趣领域内容,以此打破信息茧房效应。

这一机制使得用户即使经常观看某一类内容,如美食视频,也有可能因为系统的探索机制而接触到小众的科普内容。这种变化反映了抖音在平衡用户长期兴趣培养与内容多样性方面的努力。

针对外界关于“网红是否由平台强推”的争议,抖音在官网上明确表示,创作者走红的核心动力来自于用户的真实反馈。虽然社会热点或情感共鸣的内容可能在短期内引发大量关注,但持续的热度仍需依赖于创作者的高质量创作。

同时,韩尚佑也承认,尽管算法在个性化推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复杂性和不可解释性仍然是挑战。工程师们往往难以准确解释为何某条视频会被推送给特定用户。

为了增强算法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抖音采取了“技术+治理”的双重框架。除了通过聚类打散技术避免同质内容的密集推送外,还设置了人工审核、机器过滤和专项治理等机制,确保内容的安全和合规性。抖音还开设了公众意见通道,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抖音此次公开算法原理,不仅标志着短视频行业在算法责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体现了平台对用户选择权和算法透明度的重视。随着用户对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内容生态的日益复杂,如何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维护内容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下一代社交媒体竞争的关键所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