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新典范: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详述四大坚持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国有资本正以耐心资本的角色崭露头角,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工银投资,无疑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工银投资不仅围绕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布局,还充分发挥其专业投资能力,为科技创新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活力。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AIC机构,工银投资在逆周期投资、业务模式创新以及金融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致力于为科创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精准、稳定且持续的资本支持。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在接受采访时,深入阐述了耐心资本的重要性以及工银投资在这一领域的实践。
冯军伏指出,科技创新不仅是资本的耐力竞赛,更是产业变革的接力赛。资本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在塑造着科技创新生态。那么,耐心资本究竟青睐何种类型的企业?未来3至5年,硬科技领域的最大机遇何在?与银行系AIC相比,传统VC/PE在硬科技投资上有何不同?如何通过投贷联动或产融结合,解决科技企业面临的“长周期、高风险”融资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冯军伏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给出了答案。他强调,要成为耐心资本,必须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四大原则。工银投资聚焦国家战略安全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信息等九大未来产业,重点投资政策支持力度大、行业增速高、增长潜力大、市场壁垒高的领域。
冯军伏进一步解释了耐心资本的四大坚持。坚持长期投资意味着要有强大的筹资和募资能力,以支撑长期的投资计划,尽管短期内可能无法获得显著回报。坚持价值投资则要求容忍个别项目短期内无分红或现金流入,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应受影响。坚持风险投资意味着在个别项目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下,公司整体经营必须保持稳健,具备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最后,坚持战略投资要求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赋能被投企业,这对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谈到如何为被投企业赋能增值时,冯军伏表示,要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工银集团的支持,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场景、接力式的金融服务。同时,利用客户资源整合优势,增强科技产业链的整体韧性,并通过与众多合作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跨界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时,冯军伏指出,工银投资主要关注企业所在区域、所在行业以及企业自身能力三个方面。在区域方面,聚焦国家重点战略布局区域,为各地区重点产业链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在行业方面,围绕与国家战略安全、竞争力提升相关的重点行业,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增速高的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在企业自身能力方面,关注技术水平、行业地位、商业模式、公司治理、团队背景和投前估值等六大维度。
针对科创公司的成长曲线,冯军伏认为,科创公司的成长通常经历萌芽、膨胀、低谷、复苏和成熟五个阶段,具有起伏大、转换快、节点多的特点。金融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提供全场景服务,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推动科创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