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养宠物”背后,隐藏的消费陷阱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5-03-31 10:19 来源:天脉网作者:江紫萱

近年来,宠物市场的繁荣催生了一系列新颖的营销手段,其中“免费领养”模式尤为引人关注。然而,这一模式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是否真的如字面所示,分文不取?

经过深入调查,记者发现“免费领养”并非全然免费。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以可爱宠物照片为诱饵的免费领养帖子比比皆是,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个人或动物保护组织,为无法继续照顾的宠物寻找新家;另一类则出自宠物店、领猫馆等商业实体,作为吸引顾客的噱头。

个人或动物保护组织的领养要求通常较为严格,会对领养人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条件进行审查。而商业实体推出的“免费领养”,则往往伴随着“领养保证金”或“领养价”等额外费用,并要求领养人在指定店铺分期购买宠物用品。某宠物店商家直言不讳:“所谓的‘领养价’,其实就是预存的宠物生活费和手续费,与直接购买宠物相比,这些费用同样存在。”

然而,这一模式并非毫无争议。不少网友吐槽其“套路深”“坑人”。有网友反映,通过免费领养方式得到的宠物,回家后不久便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商家仅同意更换宠物,不愿承担任何治疗费用。更有消费者遭遇宠物死亡或走失后被要求赔偿违约金的情况。

面对“免费领养”模式,市民们普遍持谨慎态度。王女士表示:“我觉得这种领养可能会有隐藏的消费陷阱,而且领养的宠物可能存在健康问题,比如‘星期猫’‘星期狗’。”在昆明的一些线下宠物市场,类似的免费领养模式同样存在,商家要求领养人支付领养费并在店内分期购买宠物用品。

为了吸引领养人,一些商家还承诺提供宠物健康售后保障。某领猫馆店主表示:“如果宠物在回家后30天内出现猫瘟、猫传腹等疾病导致死亡,我们可以无偿退换。”然而,当记者问及宠物死亡或走失后是否仍需继续支付费用时,店主却表示无需担心,一个月内出现重大疾病可退换,若宠物走失想继续领养,可重新领一只。

对于“免费领养+宠粮月付”模式是否构成消费陷阱,律师张灿认为,商家应提供健康的宠物作为合同标的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双方签订的领养协议中应对宠物的交付情况、健康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作出详细约定。针对“宠物死亡或丢失后仍需继续购买宠物套餐”的条款,律师指出,该条款明显加重了领养人的责任,领养人可从格式条款显失公平等角度主张条款无效。

然而,律师也提醒,此类条款是否必然无效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争议。市面上的大量《认养宠物协议》已通过捆绑消费的方式背离了“领养”或“认养”的赠与性质,实质上已转化为附义务赠与和买卖的混合合同,甚至完全变成了买卖合同。在此模式下,领养人往往被迫接受高价宠物配件,最终消费总额可能远超宠物本身的市场价值。

因此,律师建议,在决定领养宠物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理性评估宠物套餐的价格和质量。同时,要充分重视领养协议的条款内容,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