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教师遭遇不公正通报批评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讨论。文章由一位初三班主任撰写,标题直白而震撼——《授课归来,手机一响,心如寒冰》。文中,作者倾诉了自己在连续上了两节数学课、无暇喘息之时,却因巡堂领导的通报批评而备受打击的经历。
据悉,这位教师因“学生看课外书”和“老师看教材”被领导视为“严重失职”,并在教师大群内公开通报。这一严厉措辞立即在网络上激起轩然大波,网友纷纷留言,质疑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合理:“难道老师得有三头六臂才能应对一切?”、“建议领导亲自试试带60个孩子!”
不少教师网友现身说法,揭示了课堂教学背后的种种不易。他们不仅要确保教学质量,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教室环境等问题。更有网友晒出巡查照片,显示多名检查人员拥堵在后门,严重影响学生上课注意力。这些现象无疑揭示了巡查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扭曲与变形。
学校领导的双标管理也引发了广泛诟病。有网友指出,学校领导在通报批评教师时往往以自身经验为标杆,却忽视了自己早已远离教学一线的现实。更有教师分享了自己因配合班主任工作而被巡查组误解的经历,感叹“真正的教育家绝不会把教师当贼防”。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有网友提出了破局之策。他们认为,学校应改进管理方式,将查课分为“帮助教师提升”和“保障基础安全”两大类别,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在评价教师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进步数据,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还应为教师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协助服务,减轻其负担。
文章最后,作者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你是家长,你希望孩子学校的校长如此巡查课堂吗?”这一问题无疑触及了所有关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