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如何公开才能让学生、同行都受益?

   时间:2025-03-29 17:07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在教育领域,追求完美似乎总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资深教育者李代贵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强调,课堂教学的不完美和缺憾,正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原动力。

作为一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并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李代贵老师对公开课有着独到的理解。回忆起30多年前首次承担市级公开课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当时,他全力以赴,从查阅资料到设计教学,每一步都精益求精,最终收获了满堂彩。然而,随着教龄的增长,他逐渐意识到,公开课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李代贵老师指出,公开课不仅是对教师的一种信任与荣誉,更是向同行展示一个可供研讨的课例,是自我提升与反思的宝贵机会。与寻常课不同,公开课需要面向特定的人或群体公开,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学生观以及个性风格上都要有所展现。

在教学内容方面,李代贵老师认为,教师应独具匠心地处理课程内容,精准聚焦重点知识,合理设置难点突破的梯度,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这样的公开课,不仅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也为同行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案例。

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同样重要。李代贵老师强调,问题的发现应具有创新性与思辨性,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有递进,问题的讨论应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精准生动的讲解和贴合学情的教学设计。

除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李代贵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学生观。在课堂上,教师应展现出亲和力和平等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与终极归宿。这样的教师,会对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性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当然,公开课也是教师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李代贵老师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学风采与魅力。但与此同时,也要时刻警醒自己身处课堂之中、学生之间,教学活动应围绕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学生能力的提升展开,切不可因过度展现自我而遮蔽学生的光芒。

在李代贵老师看来,公开课的理想境界是让学生、同行以及教师自身都有所收获。这种收获未必是圆满的成功,更有可能是新问题的产生和新价值的发现。正是这种不完美和缺憾,才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常态和教育的固有特征。而面对这些问题和缺憾,教师应虚心倾听同行的意见,深入研究教学的得失,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