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2024年年报揭示业绩亮点与业务动态
近日,中国银河(股票代码:601881.SH;06881.HK)正式发布了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展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与业务进展。
在财务表现方面,中国银河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354.7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31亿元,同样实现了5.43%的同比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7374.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11.20%。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中国银河的财富管理业务在2024年表现出色,收入达到104.96亿元,同比增长15.73%。投资交易业务更是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实现营业收入63.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5.91%。与此同时,国际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也分别实现了8.29%和11.80%的同比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业务都呈现增长态势。机构业务在2024年收入为2.82亿元,同比下滑了26.47%,成为拖累公司整体营收增速的主要因素。公司其他母子公司一体化业务虽然营收达到151.9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2.85%,但较去年同期仍有所减少,降幅为11.68%。
在利润分配方面,中国银河计划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约21.43亿元(含税),加上此前的中期分红,2024年全年合计现金分红达到30.61亿元,占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不含永续次级债利息)的30.52%。
从市场反应来看,中国银河的股价在年报发布后表现平稳。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公司A股价格为16.99元/股,微涨0.59%;H股价格为7.98港元/股,微跌0.75%。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河在投资交易业务上的表现尤为亮眼。公司通过积极参与互换便利(SFISF)操作,有效提升了权益投资规模,并成功投资支持了半导体产业链核心节点企业。公司还顺应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和经济转型需求,开展了高股息专项投资。
作为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券商,证券与经纪业务仍是中国银河的“压舱石”。截至2024年末,公司客户总数已超过1730万户,托管证券总市值达到5.09万亿元。同时,公司注册投资顾问人数也增长至4056人,较2023年末增长了6.8%。
尽管2024年A股IPO市场阶段性收紧,股权融资规模大幅缩减,给券商投行业务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中国银河的投行业务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投行收入主要依赖债券承销收入,股权收入占比相对较小。2024年,公司债券承销规模达到4833.43亿元,同比增长34.65%,行业排名第七。
在人员流动方面,近年来中国银河与中金公司之间的人员调动较为频繁。2023年10月,中金公司背景的王晟出任中国银河董事长。此后,中金公司原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马青海等人也相继加盟中国银河。
然而,在高管薪酬方面,中国银河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公司董事长王晟、副董事长兼总裁薛军以及监事会主席屈艳萍的薪酬均有所下降,降幅在23%至3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