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港口交易遇阻,国家出手严惩,缓兵之计能否奏效?

   时间:2025-03-29 12:48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青青

近日,一场围绕长和实业与贝莱德财团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的风波持续发酵。据悉,该交易原本计划在四日后的4月2日完成签字,然而,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宣布将对长和实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猜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介入,意味着如果长和实业被认定存在垄断行为,将面临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的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宣布调查前,有消息透露长和实业可能会暂缓签署出售协议,这不禁让人猜测李嘉诚是否打算终止交易。对此,内地和香港的多家媒体纷纷发声,剖析李嘉诚的真实意图。

3月29日凌晨,《观察者网》发表评论文章,直言“暂缓交易”并非“取消”,而是李嘉诚在各方压力下采取的缓兵之计。文章严厉指出,这桩交易不仅涉及经济问题,更是对国家利益的背叛。同日,港媒《大公报》也发表社论,批评长和实业在宣布交易后,面对多方劝告反而搞“公关”伎俩,试图蒙混过关,令人深感失望。

事实上,作为一个横跨亚欧美三大洲的商业帝国,李嘉诚对巴拿马港口的战略意义心知肚明。他之所以决定出售给美国企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其海外商业利益,避免得罪美国而损失在西方国家的巨额资产;另一方面则是心存侥幸,认为中方会因其在海外的庞大生意而“忍气吞声”。然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及时介入,打破了这一幻想。

巴拿马运河对中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运河的第二大用户,中国每年的贸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如果这一关键通道被美国资本掌控,中国的供应链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港口的RFID系统记录了中国船舶的航行轨迹、能源和粮食运输情况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的安全同样关乎国家的整体利益。

港澳办已明确表示,李嘉诚出售全球港口的行为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这意味着,此次交易不仅关乎反垄断问题,更触及了国家安全的底线。因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罚款很可能只是第一步,后续《国家安全法》对李嘉诚方面的审查才是更为严厉的打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