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网红化:流量盛宴下的商业智慧何在?

   时间:2025-03-29 09:46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近期,海尔集团的CEO周云杰因在一次重要会议中的一张照片意外走红网络。在这张照片里,他站在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身旁,显得略显局促,这个表情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流量让周云杰本人也感到意外,但海尔集团显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海尔一直在寻求品牌年轻化的道路,这次周云杰顺势而为,正式入驻了某社交平台,并宣布了《海尔兄弟》高清重制版的上线计划,还将拍摄续集,以此唤醒80后的童年记忆,进一步延续这波热度。

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走到台前,通过个人IP的塑造,为品牌增添色彩。雷军因一段鬼畜视频走红,周鸿祎因教人应对职场PUA而上热搜,俞敏洪则在直播间背诵《滕王阁序》引发广泛讨论。这些企业家们成为了品牌最生动的代言人,用个人魅力为品牌镀金。

然而,对于这种现象,并非所有人都持支持态度。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就明确反对企业家直播带货,认为企业家应该将精力放在产品创新和战略管理上,而不是追逐流量。

不可否认,短视频和直播的普及为企业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通过个人IP的打造,企业家能以极低的成本推广品牌和产品,这是传统媒介时代难以想象的。周鸿祎曾指出,用户的注意力已经被短视频“格式化”,不懂网红经济的企业家可能会错失市场机会。

然而,随着“企业家网红化”成为一种趋势,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有的企业家沉迷于数据榜单,将点赞量等同于品牌价值;有的则将危机公关简化为道歉直播,用情感牌代替实际整改;更有的企业家陷入流量焦虑,让企业战略随着热搜的节奏摇摆。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个人秀场再精彩,也无法掩盖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人设再华丽,也终需接受产品质量的检验。

以小米为例,它的崛起离不开技术的升级、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的实惠,同时,让用户感到“贴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的成功固然励志,但董宇辉们的文学底蕴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选品质量和供应链把控的硬实力较量上。过度依赖人设营销很容易让企业陷入“重流量、轻质量”的误区,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产品服务无法匹配反而会成为祸根。

真正的商业智慧在于平衡“出圈”与“守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企业如日中天时,写下了《华为的冬天》,其中的商业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依然熠熠生辉。当直播间的灯光熄灭后,留在消费者心中的应该是产品的匠心独运,而不是镁光灯下的短暂幻影。

在这个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我们欣喜地看到企业家们放下身段与市场对话的勇气,更期待他们能坚守实业家精神,不忘“造钟而非报时”的初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