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近日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他返回母校武汉大学,参加“雷军班”主题班会的经历,并发布了近30分钟发言的详尽文字稿。
在发言中,雷军深入探讨了近年来他在造车领域的实践与感悟。他透露,尽管小米作为汽车行业的后来者,在面对诸多质疑时,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雷军特别提到小米SU7发布后的市场表现:“从去年3月底发布到4月初开始交付,第一个月我们就达到了7000辆的交付量,第三个月更是突破了10000辆,到了第七个月,我们交付量已经超过20000辆。短短9个月内,我们总共交付了13.7万辆车,创造了约330亿元的收入。这一成绩,在业内堪称奇迹。”
雷军进一步分析小米汽车成功的原因,强调公司内部有着强烈的复盘文化。“我们不断反思总结,明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在小米,我们常用围棋术语‘复盘’来审视每一项工作,思考我们到底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如果重来一次,应该如何改进。”他说道。
雷军还分享了小米造车的策略与理念。他提到,小米从一开始就设定了极高的目标,即要与保时捷和特斯拉这样的行业标杆相媲美。“我们深知这个目标极具挑战性,但正是这样的高目标,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和热情。”雷军说,“我告诉大家,只要开始追赶,我们就在成功的路上。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
雷军强调,要实现高目标,必须脚踏实地,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实现的小目标。他还提出了一个万能公式:“只有懂车、爱车,才能做好车。”雷军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分享了他如何学习赛车执照、参与漂移训练、进行冬季和夏季测试,并试驾了170多辆车。“我亲自下场,深入其中,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同样,我们的团队也需要这样的热情和专业知识。”
雷军还提到小米汽车在招聘时的独特标准:“我们更倾向于招聘那些喜欢开车,甚至热爱赛车游戏和模拟器的大学生。这种热爱,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源泉。”他讲述了一个智能驾驶部门工程师的故事,这位工程师在模拟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他利用业余时间与同事一起跑山、比赛,展现了对汽车的深厚热爱。
雷军总结道:“我的三点感悟是:设定高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以及热爱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我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