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成都迎来了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一场重头戏——“AIGC与大模型产业应用论坛:AI引领视听产业新生态”。此次论坛汇聚多方智慧,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视听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GC在视听领域的应用正逐步展现其巨大潜力。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在论坛上分享了剧院在AI辅助舞台艺术方面的积极探索。她强调,AI应作为人类创作的得力助手,而非取代人类创意的角色。通过AIGC技术,如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成功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展现了AI为舞台艺术带来的全新表现形式。
电影产业同样在AI的助力下焕发新生。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马平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中的应用。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提升电影质量。马平强调,AI与人类创作的协同合作,是推动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快手大模型产运负责人李杨分享了快手可灵AI的创新应用。这款AI工具通过先进的视频生成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去年7月,基于可灵AI打造的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上线即受热捧;同年9月,可灵AI还携手李少红、贾樟柯等九位知名导演,共同启动了“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
面对AIGC时代的到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就传媒人才培养的范式重构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高校应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培养既精通AI技术又具备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汪文斌呼吁,教育界与产业界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传媒教育的创新发展。
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嘉宾们围绕“AIGC在视听产业的融合与前瞻”这一主题,从教育、产业、艺术创作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AIGC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