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GDC论坛上,AI与游戏的结合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吸引了超过50场相关技术的演讲分享,无疑是本次论坛中最耀眼的明星。
中国游戏行业的领军企业腾讯与网易也借此机会展示了它们在AI领域的探索和应用成果。这些企业以旗下的多款核心产品为例,展示了AI智能体的最新进展。
从整体来看,AI在游戏中的应用主要围绕两大核心逻辑展开:AI智能体和AI工具生产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GDC论坛上,企业们更倾向于展示AI智能体的应用,这一趋势颇为耐人寻味。
AI智能体的兴起与其背后的长青游戏息息相关。根据GDC发布的《2025年游戏行业现状报告》,已有52%的开发者所在公司正在使用生成式AI工具,标志着AI正从概念探索阶段逐步迈向生产工具阶段。
对比去年伽马数据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游戏技术,尤其是AI领域,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近八成头部游戏企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了布局,超过99%的受访者所在公司或部门已引入AI技术和工具,近六成企业已构建了AI生产管线。
腾讯游戏魔方工作室在GDC上分享了《F.A.C.U.L:首个懂人类语言的FPS AI队友》的演讲,展示了通过融合语音输入、大语言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玩家能够与AI队友进行沉浸式协同作战的创新体验。相比传统FPS游戏中AI队友的局限性,这一技术让AI能够理解复杂指令,识别数千种游戏物体,从而大幅提升游戏体验。
腾讯GiiNEX团队则展示了通过《王者荣耀》打造的AI Coaching人工智能辅导方案,利用LLM大预言模型和TTS技术,为玩家提供个性化语音教学的专属“游戏教练”。此前,腾讯AI Lab与《王者荣耀》团队联合开发的王者绝悟AI和“开悟”训练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技术和资源支持,推动了AI在游戏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网易伏羲人工智能实验室的AI技术负责人也在GDC上分享了AI队友技术在《永劫无间手游》中的实现路径。通过集成多项智能体能力,AI队友能够感知战场情况、认知玩家意图,并通过数据闭环训练不断优化其行为决策,实现与玩家的深度协作。网易伏羲还采用强化学习等技术,打造了多风格AI队友,为玩家提供更丰富的游戏体验。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尽管游戏类型不同,但围绕AI智能体的应用方向是一致的,即通过学习和模仿提升游戏交互体验。而这些案例中的游戏,如《王者荣耀》、《暗区突围》、《永劫无间》等,都是腾讯和网易的核心产品,也是它们打造长青游戏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腾讯财报电话会议上,AI与长青游戏的结合再次被提及。人工智能不仅可以让长青游戏更具生命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实施和强化长青游戏战略。这一趋势的形成,与AI智能体本身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训练密切相关。长青游戏具备“大DAU”和“时间长”的特性,为AI智能体提供了丰富的玩家交互行为数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AI智能体之外,长青游戏带来的成熟框架与AI+游戏其他技术应用之间仍存在矛盾。受限于现有游戏产品模块耦合的复杂性,AI带来的生产提效需要建立在团队和产品结构大规模调整的基础上。因此,在彻底解决技术难题之前,老产品需要面对是否进行大规模调整生产管线和团队架构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