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塔吊题藏玄机,半数尖子生失手,学霸如何轻松破局?

   时间:2025-03-28 05:05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雨柔

近日,一道关于塔吊的初中物理题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这道题并非寻常,它巧妙地融合了杠杆平衡、滑轮组效率、功率和机械功等多个知识点,让不少尖子生栽了跟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道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剖析。

题目描述了一个塔吊的简化模型,其中水平臂作为杠杆,配重和起吊重物的滑轮组可以在杠杆上自由移动。题目给出了具体的数据:重物重500N,被提升10m,用时20秒,拉力为300N。随后,题目列出了四个选项,要求判断哪个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来看选项A,它提到拉力F的功率为300W。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需要先计算拉力做的功。由于滑轮组的特点,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提升距离的两倍,即20米。因此,拉力做的功为300N乘以20米,等于6000焦。再除以时间20秒,得到功率为300W。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接着是选项B,它声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要计算机械效率,我们需要知道有用功和总功。有用功是重物重力乘以提升高度,即500N乘以10m,等于5000焦。总功则是拉力做的功,即6000焦。因此,机械效率为有用功除以总功,约为83.3%,而非60%。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再来看选项C,它错误地指出拉力所做的功为3000J。然而,我们在计算选项A时已经得出拉力做的功为6000焦。因此,选项C显然也是错误的。

最后是选项D,它提到当所吊重物向B端移动时,配重应适当向O点移动。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塔吊的杠杆模型想象成跷跷板。重物在OB端,配重在AO端。当重物向B端移动时,为了保持杠杆平衡,配重需要向O点移动,以减小配重力臂的长度。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物理的杠杆和滑轮综合题确实需要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虽然题目看似复杂,但只要将每个小知识点都搞清楚,并像搭积木一样将它们组合起来,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