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近况:业绩回暖,大手笔派息回馈股东
经过数年的艰难调整,海底捞终于迎来了业绩的全面复苏。近日,这家餐饮巨头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收入增长和盈利提升。
数据显示,海底捞2024年全年收入为42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4.65%。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核心经营利润为62.3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74%。这一连串的增长数据,标志着海底捞已经成功走出了此前的困境,重新找回了市场的节奏。
在业绩回暖的同时,海底捞也展现出了对股东的慷慨回馈。公司宣布将在5月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向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相当于0.468元人民币),总计约25.34亿元人民币。加上此前已经派付的2024年中期股息19.34亿元,海底捞在2024年度向股东派发的股息总额达到了44.68亿元。
这一大手笔的派息行为,不仅体现了海底捞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也反映了公司当前良好的财务状况。据悉,这是海底捞历史上派息率最高的一次,达到了95%。公司管理层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他们深知没有股东的信任与支持,公司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因此希望通过分红持续回报股东。
除了业绩的回暖和慷慨派息外,海底捞的餐厅运营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在大中华地区共有1368家品牌餐厅,其中13家为加盟店。这些餐厅的经营收入占公司全年总收入的94.5%。
餐厅翻台率的提升是海底捞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024年,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4.1次/天,高于上一年的3.8次/天。虽然与2017-2019年生意最好的时候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足以支撑海底捞重启扩张计划。然而,公司管理层在扩张问题上仍然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全年仅新开62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59家,加盟餐厅3家。
在客单价方面,海底捞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2024年的人均消费为97.5元,同比下滑1.6元。然而,财务总监指出,客单价在下半年呈现出企稳的趋势,环比上半年上涨了0.3元,同比2023年下半年也上涨了1.6元。他强调,海底捞将致力于实现高性价比的顾客体验,希望客单价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
海底捞的外卖业务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2024年,外卖收入从上一年的10.415亿元增加20.4%至12.539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在加盟业务方面,海底捞同样保持了谨慎的态度。虽然公司自2024年3月正式启动了加盟业务,但截至年底仅有13家加盟餐厅,其中10家是由直营转变而来,新开加盟店仅有3家。管理层解释称,为了确保加盟商的质量和加盟店的经营水平,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筛选机制,导致加盟商审核通过率较低。然而,他们也观察到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场展现出强劲需求,未来将继续稳步推进加盟模式的试点和推广。
在主品牌稳定的情况下,海底捞还开始尝试多业态发展。2024年,公司启动了红石榴计划,孵化了11个子品牌,包含“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共开设了74家门店。这些新品牌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海底捞的产品线,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得益于新品牌的贡献,海底捞的“其他餐厅”收入在2024年提升了39.6%。
展望未来,海底捞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确保股东的长期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公司也将继续探索多业态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餐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