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这条横贯中美洲的国际贸易大动脉,将太平洋与大西洋紧密相连,其在全球贸易版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统计,美国每年通过该运河的运输量占据了总量的73%,而中国则以21.4%的份额紧随其后,两国几乎垄断了巴拿马运河的主要客户群。
近期,一则关于华人商界传奇李嘉诚欲出售其在巴拿马所持两个港口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这两个港口每年的运输量占据了巴拿马运河总运输量的39%,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当李嘉诚决定将这两个港口转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时,香港《大公报》连续三次发表评论,认为此举并非简单的商业决策,而是关乎企业家的爱国情怀。
然而,就在舆论热议之际,摩根大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报告指出,巴拿马港口业务对李嘉诚旗下集团的财务贡献微乎其微。2024年上半年,该区域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仅占集团总值的不到1%,吞吐量也仅占港口业务的3.9%。财华社的估算结果也大致相同,截至2024年6月,港口及相关服务为长和集团贡献了9.05%的收入、13.81%的EBITDA和18.95%的息税前利润(EBIT)。
这些数据无疑揭示了港口业务在李嘉诚家族生意中的尴尬地位。随着大国贸易摩擦的加剧、全球贸易的萎缩以及经济的不景气,港口业务正逐渐从一个利润丰厚的领域转变为一个烫手的山芋。对于李嘉诚而言,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考量,他才做出了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决定。
尽管外界对李嘉诚的这一决策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巴拿马运河及其周边的港口业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如何调整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将成为李嘉诚等商界领袖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