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航科技董事长被查股价连跌,业绩预警或步退市后尘?

   时间:2025-03-27 14:20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近日,立航科技(股票代码:603261)遭遇重大打击,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刘随阳因涉嫌重大职务犯罪,被国家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这一突发事件,紧随公司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之后,为立航科技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航空制造领域的佼佼者,立航科技自2022年成功上市以来,业绩却持续下滑。此次实控人涉案,更是让公司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据公开资料,刘随阳直接持有立航科技63.35%的股份,在其被留置期间,由董事万琳君代理董事长职务。尽管公司声称治理架构正常运转,但财务数据已透露出明显的危机信号。

根据立航科技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将在2.73亿元至2.93亿元之间,而归母净利润则预计亏损6800万元至9400万元。这一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进而使得公司的毛利率承受巨大压力。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公司扣非后营收可能低于3亿元的门槛,这将触发《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条款。

回顾立航科技的历史业绩,自上市以来便持续恶化。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大幅下跌36.55%至2.35亿元,净亏损达到0.68亿元,同比下滑高达295%。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48.57%急剧下降至2023年的13.82%,这反映出公司主营的航空地面设备、零部件加工等业务正面临着严重的市场挤压。

刘随阳,这位现年63岁的创始人,曾被视为航空制造业的标杆人物。他1984年进入成飞集团担任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03年,他创立了立航科技的前身,并带领企业在2022年成功登陆主板,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然而,上市后的业绩变脸却让人大跌眼镜,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9.73%,2023年更是直接转为亏损。

市场分析认为,行业竞争加剧是导致立航科技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品价格下行以及客户交付计划延迟,使得依赖军工订单的立航科技抗风险能力变得薄弱。更为雪上加霜的是,3月17日,公司迎来了5120.77万股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的65.73%,其中刘随阳持有4935.5万股。实控人被查与解禁潮叠加,引发了市场对大规模减持的担忧。

受创始人立案调查事件的影响,立航科技的二级市场也遭受了严重冲击。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跌停,累计蒸发市值达到3.83亿元,跌幅约19%。3月25日,公司股价因异常波动登上龙虎榜,卖出席位合计抛售超过1500万元。尽管公司一再强调日常经营正常,但《监察法》规定留置调查最长可达6个月,这一案件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冲击投资者的信心。

立航科技的主营业务涵盖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五大领域。其核心产品包括挂弹车、发动机安装车、APU安装车、飞机挂架等地面保障设备,以及应用于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的数字化装配系统和检测设备。这些产品深度配套中航工业成飞集团研发的枭龙、翼龙、云影等军用机型,同时参与ARJ21、C919等民用飞机的零部件制造与装配。然而,在当前的困境下,立航科技能否在实控人涉案与业绩寒冬中突围,仍是一个未知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