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正式启动2025至2028学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申报流程,旨在进一步规范和管理针对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
此次申报覆盖了整个2025至2028学年期间计划举办的所有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任何竞赛,只要其参赛对象中包括中小学生,都必须参与申报。申报主体必须是经中央编办和民政部正式注册登记的机构,具备法人资格,且拥有良好信誉、无不良记录以及强大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性竞赛也被纳入此次申报范畴。
申报流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资格申请,从3月27日持续到4月11日。第二阶段为材料填报,自4月15日至5月7日。申请单位需登录中国教育学会指定的申报页面进行在线申报。在完成严格的审核程序后,教育部将公布2025至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通知,申报主体必须是正式注册的机构,拥有法人资格,并具备良好的信誉和专业影响力。申报范围广泛,涵盖了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以及中方机构主办的国际性竞赛。主办方在申报时需提交详尽的材料,包括竞赛基本信息、主办方资质、历史情况、经费保障、宣传组织、实施管理、奖项设置和专家团队等。
申报过程在线上完成,首先进行资格申请,申请单位需提交基本信息和资质证明。通过资格审核的单位将收到短信提示,进入第二阶段的材料填报。在材料填报阶段,申请单位需上传加盖公章的详细材料,包括竞赛活动的各个方面。申请单位还需提交与网上申报材料一致的纸质版,邮寄至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部强调,所有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主办方需严格按照申报材料中的计划执行竞赛活动,严禁擅自增设赛项、增加奖项或扩大参赛范围。这一举措旨在确保竞赛活动的规范性和公正性,维护良好的竞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