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一位名叫陈曌的年轻人用书法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自幼受父母引导接触书法,他面对“写字能否当饭吃”的质疑,毅然选择了这条艺术之路。
陈曌的故事始于汉正街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以摆地摊起家,后来创办了拥有200多名员工的服装工厂。5岁那年,他被送入书法班,父母期望以此培养他的情操,却从未想过这会成为他未来的职业。面对高考的选择,陈曌与父母产生了分歧。父母倾向于让他学习商科,而他则坚持报考湖北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最终如愿以偿。
大学毕业后,陈曌没有选择安逸的道路,也没有继承家族生意,而是决定在书法教学领域创业。起初,他的小工作室遭遇了招生难题,第一个月甚至没有一个学生。然而,他凭借耐心和毅力,逐渐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学员数量稳步增长。正当事业初见成效时,他远赴法国教授书法,意外发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正当陈曌在法国的书法事业蒸蒸日上时,家中传来噩耗,父母的工厂因经营不善倒闭,背上了2000万元的债务。2017年底,他毅然回国,重新投身于书法教学,以偿还家庭债务。他扩大了工作室规模,提高了学费标准,短短两个月内就招收了100多名学员。一年后,学员人数更是达到了300人。
面对巨大的教学压力,陈曌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教学中。然而,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喉咙沙哑、右腿静脉曲张。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承诺。
为了更快地偿还债务,陈曌开始围绕书法拓展多种经营。他推出了线上课程、自媒体账号和文创产品,其中一款毛笔更是销量惊人。2022年,他还开设了一家集书法、茶艺等一体的休闲空间,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陈曌终于和父母一起还清了巨额债务。现在的他,不仅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以传授书法为生,还赢得了父母的全力支持。尽管学员们纷纷劝他扩大规模,但他坚持控制教学规模,希望与真正热爱书法的人共同交流、提高。
陈曌的故事,是对“写字能否当饭吃”这一质疑的最好回答。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坚持梦想、勇于挑战,书法同样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