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一位名叫陈曌的年轻人用书法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下接触书法,陈曌面对的不仅是笔墨纸砚的熏陶,更有来自现实的拷问:“写字能当饭吃吗?”
自幼生长在汉正街的陈曌,其家庭从摆地摊起家,逐步发展成为拥有200多名员工的服装工厂。5岁时,他被父母送入书法班,期望通过书法陶冶情操。然而,对于能否以此谋生,父母始终持怀疑态度。
然而,书法却在陈曌心中生根发芽。高考时,面对父母的商科建议,他毅然选择了湖北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为此与家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安逸的道路,也没有继承家族产业,而是决定在书法教学领域创业。
起初,陈曌的书法工作室遭遇了冷场,近两个月未能招到一名学生。直到他费尽心力培养出第一个左手写字的学生,并因此赢得了家长的口碑,招生情况才逐渐好转。第五个月时,工作室已经有了60多名学员,他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正当事业有所起色时,陈曌的家庭遭遇了变故。父母的工厂因经营不善倒闭,背上了2000万元的债务。2017年底,他从法国返回武汉,重拾书法教学,以偿还家庭债务。
为了更快地筹集资金,陈曌扩大了工作室规模,提高了学费标准,并在短短两个月内招收了100多名学员。一年后,学员人数更是达到了300人。尽管他组建了团队,但所有的书法课程都由他亲自教授。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除了中午的一个小时休息,他都在不停地授课。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陈曌的身体不堪重负,喉咙沙哑,右腿也患上了静脉曲张。然而,他并未放弃,而是围绕书法展开了多种经营活动。
2020年,他推出了书法线上课程和书法自媒体,尝试销售文创产品,其中一款毛笔更是销量惊人。2022年,他又开设了一家集书法、茶艺等于一体的1000平方米休闲空间。
经过不懈的努力,2024年9月,陈曌终于与父母一起还清了2000万元的债务。如今,他不仅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以传授书法为乐、为生,还赢得了父母的全力支持。尽管有学员劝他扩大规模,但陈曌坚持每堂课只招收20名以内的学员,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更多真心热爱书法的人,共同交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