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教师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时,陷入了犹豫。他已经获得过县级录像优质课一等奖,对于是否继续参与现场实战的学科优质课比赛感到困惑。
笔者得知后,毫不犹豫地鼓励他继续参与。尽管朋友提到,这次比赛需要现场抽课题并进行实战教学,过程颇为繁琐,但笔者强调,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奖项的含金量更高。
在教育领域,优质课的种类繁多,包括学科优质课、创新课、电化教学优质课以及一师一优课等。其中,学科优质课和创新课通常采取现场实战的形式,强调专业性和实战能力。而电化教学优质课、一师一优课等则多以录像课形式进行,更注重技术应用和专题开展情况。
现场实战课堂虽然需要提前准备和排练,但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且不可逆转的。相比之下,录像课则提供了更多的后期制作和美化空间,教师可以在录制后进行剪辑和加工,使得最终的作品更加完美。
然而,在认可度和含金量上,现场实战的学科优质课显然更胜一筹。这不仅是因为它更能体现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和应变能力,还因为它在职称申报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权重。
因此,对于希望申报职称的教师来说,抓住每一个优质课的机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如果能够获得县级以上的学科优质课一等奖,无疑将为职称申报材料增添一份“硬实力”。
这一观点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教师表示,尽管参与现场实战的优质课比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准备,但其所带来的收获和成就感也是无法比拟的。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各类优质课评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对于这一话题,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