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创新亮相AWE 2025:全彩Micro LED光波导AR眼镜X3 Pro引关注
在近日举行的AWE 2025展会上,雷鸟创新(雷鸟)凭借最新一代AR眼镜X3 Pro及AI+AR生态成果,成为展会焦点。这款产品的亮相不仅展示了雷鸟在AR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还揭示了其对于未来智能眼镜市场的独特见解。
雷鸟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在接受专访时,详细介绍了公司在AR领域的最新进展。他透露,雷鸟已成功实现全彩Micro LED光波导AR眼镜的量产。其中,光刻刻蚀光波导技术能有效抑制彩虹纹,抑制率高达95%以上,同时保证高亮度,满足户外使用需求。雷鸟自研的MicroLED光引擎体积小巧,仅为0.36cc,较上一代产品缩小了40%,展现了雷鸟在光学显示技术上的卓越实力。
在空间计算方面,雷鸟的核心算法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已能在4nm芯片上实现本地化部署,精准度接近苹果,且初始化速度快、功耗低,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技术的突破,为雷鸟AR眼镜提供了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在谈到技术创新与产品成本、量产之间的平衡时,李宏伟表示,雷鸟采取了“攀登珠峰”与“沿途下蛋”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公司不断研发前沿技术,保持技术领先;另一方面,将相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量产产品,如X3 Pro,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雷鸟还利用成熟技术推出了Air系列和V系列等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降低成本。
面对与meta Orion等产品的竞争,李宏伟表示,雷鸟X3 Pro在技术与体验上同样处于业内第一梯队。他强调,雷鸟不会盲目追求最先进技术,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选择最适合的技术进行量产。例如,在光波导技术的选择上,雷鸟选择了刻蚀波导技术,这一技术既领先又务实,能够较好地平衡成本与产品体验。
在AI+AR的融合方面,雷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李宏伟介绍,雷鸟搭建了AI与AR的融合架构,为开发者提供了易用、好用的开发环境。同时,雷鸟还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研发眼镜专属的多模态大模型。这一技术的实现,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AR体验。例如,在翻译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眼镜摄像头拍摄英文菜单,然后通过AI实现翻译,并借助AR将翻译结果精准贴在菜单对应位置,解决了传统翻译结果显示难以对应实际所指的问题。
对于未来AR眼镜的市场格局,李宏伟认为,AI和AR眼镜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兼具平台型产品与时尚属性,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越手机。然而,成功的企业需要具备硬件、算法、生态等综合能力。随着行业前期的产品市场契合度(PMF)验证的完成,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进入这一赛道。李宏伟表示,这些新兴企业并非完全从0起步,而是需要在供应链、硬件、软件、应用生态、销售渠道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