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热潮在近年来持续升温,特别是在DeepSeek这一高性能、低算力需求的模型于2025年初崭露头角后,各大ICT厂商纷纷基于DeepSeek推出了应用服务,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在个人、家庭以及行业市场的普及。这一趋势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需要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以及更高的网络可靠性。
为应对这一挑战,华为在2024年推出了F5G-A全光网解决方案,该方案以AI为中心,旨在帮助运营商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该解决方案包括高可用性的3D-Mesh骨干网、一跳直达且时延仅为1毫秒的全光城域网,以及10Gbps的智能接入网和支持智慧家庭应用的FTTR解决方案。还包括智能管控系统,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在家庭和企业网络方面,随着云和AI等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联接正在从光纤入户(FTTH)向光纤到房间(FTTR)和光纤到智能应用(FTTR+X)转变。华为在2024年2月推出了全光智慧家庭星光F50解决方案,将Wi-Fi联接速率提升至3000Mbps,支持最多256个设备并发,有线网口也支持万兆到房间。而在MWC 2025大会上,华为进一步推出了集成多种AI技术的星光F60系列,具备Wi-Fi信号AI抗干扰和双频无缝漫游等创新功能。
在光网络局端方面,华为在2024年发布了业界首款智能OLT解决方案MA5800T X17,并在MWC 2025大会上推出了X15、X8和X2等系列,对MA5800T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些升级包括转发能力的显著提升,实现了业界最高的T级转发能力;端口密度的增加,从8个增至16个,并支持对现网10G PON的存量替换;以及引入了新的FAN智能引擎架构,支持应用级专线服务、跨用户Wi-Fi优化和算力按需调度等新功能。
华为光产品线副总裁金志国在MWC 2025大会上的演讲中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建成60个10G家庭宽带商用案例和15个1毫秒全光城域商用案例。他强调,这些新特性对运营商是开放的,运营商可以借此改变宽带产品只按带宽等级划分的现状,加入智能维度,实现“网络即服务”的理念。
在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方面,强大的智算中心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当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超过一定标准时,单个智算中心可能无法承载,需要调用多个智算中心的算力。这就要求智算中心之间必须建立高效的全光传送网络。为此,华为在MWC 2025大会上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互联方案,包括城域和跨区域的数据中心OTN方案。
华为的城域增强型mini OXC解决方案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将传统WSS光交换模块体积减少了55%,使得OXC能够更快地部署到城域边缘,支持用户1毫秒入算;二是增强了时延地图能力,支持时延预检测和规划,为AI业务提供按需规划的时延路径。针对骨干数据中心之间的大带宽、高可靠互联需求,华为在2024年推出的OSN 9800 K36数据中心OTN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OSN 9800 K12,虽然机框缩小,但支持的场景更多。该方案接入容量单槽位4Tbps,单框48Tbps,比业界高出25%。同时,Hybrid ASON能力使得光重路由时间从10秒缩短到50毫秒以内,实现了99.9999%的网络可用率。
在网络的管理控制方面,全光网络不仅是AI大模型发展的底层支撑,也是AI技术的受益者。传统的网络运维方式只能在故障发生后进行修复,这不仅加重了运营商的负担,也影响了客户体验,同时也不利于AI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而AI技术的崛起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华为的智能管控平台iMaster NCE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扩展,适用于不同场景,其识别精度和管控能力也在持续提高。在接入领域,该平台可以帮助家庭宽带客服人员在客户投诉前主动发现并解决影响体验的问题,实现分钟级故障定位并自动优化,从而减少投诉。面向传送网,华为的数字地图系统能在问题出现前主动识别网络、业务风险,并在15分钟内完成故障定位,大大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