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Manus的AI Agent服务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演示效果令人惊叹不已。从一夜成名到一码难求,再到对其宣发成本的质疑,Manus的走红过程充满了争议和讨论,成为了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传播学案例。
近年来,AI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炸裂驱动型”的资讯模式,对于了解这一领域的人来说,或许已经对此类消息产生了免疫力,但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每一次的“炸裂”都足以引起他们的震惊。而Manus的出现,无疑是真正的“炸裂”之一,堪称AI Agent行业的DeepSeek时刻(需注意的是,此处的DeepSeek时刻特指其后续发展的起点,而非最初版本)。
在演示中,Manus被要求开发一款文字互动游戏,模拟谷歌公司的CEO,通过体验公司历史上的重要决策来了解公司文化。令人惊讶的是,仅仅用了一个小时,Manus就完成了这款网页游戏,不仅完成度高,还允许玩家自选难度,面对谷歌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做出决策,从而影响游戏的最终结局。
与传统的对话式AI不同,Manus不再局限于提供信息层的答案,而是能够操作电脑完成更加具体的工作任务,如写程序、做网页、整报告、筛简历等。它能够自主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交付工作结果。当然,也存在例外情况,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高效表现。
目前,主流的AI Agent服务并不多,且普遍价格昂贵。例如,ChatGPT Operator的Pro会员费用高达每月200美元,而主打编程市场的AI工程师产品Devin更是每月需要500美元。相比之下,Manus的开发商中国大模型团队Monica显得尤为亲民。目前处于免费测试阶段的Manus,单任务成本仅为2美元,是OpenAI的十分之一,同时在基准测试排行榜上已经超越了OpenAI,成为全球最强。
在实际测试中,Manus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在要求它制作一张linktree风格的个人主页时,Manus不仅迅速完成了任务,还提供了高度符合要求的作品,交互功能也毫无问题。另一个案例中,一位工程师通过Manus解决了工厂里阿特拉斯机械臂的小问题,省去了几千元的售后费用。Manus还能根据要求制作国家的极简编年史、设计消消乐游戏等复杂任务。
尽管Manus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细节缺失,但这更多是由于人类参与过少而非AI本身的问题。通过提供更多的说明和修改响应,Manus能够不断完善其工作成果。Manus还具有回放功能,能够展示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AI的思考方式,还能作为一种智能资产,为人类提供学习和启发的机会。
回顾DeepSeek的发展历程,从V2版本的初次出圈到V3和R1的连续发布,每一次的升级都颠覆了整个大模型市场的成本逻辑。同样地,Manus的出现也标志着AI Agent服务从专业场景向通用场景的转变。作为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开山立派品牌,Manus无疑将引领AI Agent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