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近日携三份建议赴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持续关注民生、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作为连续多年的参会代表,李东生今年再次为科技制造业发声,并提出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治理的新议题。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李东生表示,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但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也随之而来,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他提到,不法分子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虚假视频、冒充他人进行欺诈的事件频发,对社会秩序和个人隐私构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李东生提出了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治理的四点建议。他呼吁加快出台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对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服务商进行惩罚,并加强深度合成标识技术标准的发布和管理。同时,他还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全球共同应对AI深度伪造欺诈挑战是当务之急。
除了AI深度伪造治理外,李东生今年还继续关注科技制造业的融资环境问题。他指出,科技制造业具有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属性,对大额资金持续融资有着迫切需求。然而,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对科技制造业的权益性融资造成了一些限制,使得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李东生以TCL华星为例,详细介绍了科技制造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的困境。他表示,TCL华星每年虽然能产生数百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但在覆盖完银行还贷、股东分红等支出后,剩余资金难以满足大规模项目投资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一定比例的权益融资来支持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李东生提出了优化中国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的建议。他希望监管机构能围绕科技制造业的特点,制定相关大项目融资的审核规则,助力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他认为,科技制造业是中国制造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额资金持续融资的实际需求应得到关注和满足。
在采访中,李东生还分享了TCL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他表示,TCL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在制造业领域应用AI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TCL已将AI技术导入到产品设计研发中,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同时,TCL还规划在未来两三年内提升自身算力中心能力,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