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产教融合,智创未来”的沙龙活动在昆明热烈展开,此次盛会由云南省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携手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联合主办,云南盖德瑞普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泰克教育)担任协办方,同时获得昆明市网络安全协会的大力支持。活动汇聚了云南省内31所高等院校及产业界的众多精英,共同探讨AI时代下ICT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与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活动伊始,云南省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普园媛发表致辞,她强调,面对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应勇于担当,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进行全面升级,以更高的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ICT人才。普主任还分享了云南大学在AI赋能高等教育方面的创新举措,包括构建“AI+”特色学科生态、设立“1+1+N”AI课程体系及打造“AI+”实践路径。
随后,华为云南产业发展与生态部部长杨志鹏上台致辞,他表示,华为始终致力于数字人才的培养与生态体系的构建,通过ICT学院合作、课程融合及ICT大赛等多种形式,助力各地ICT人才队伍建设。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华为将更积极地参与云南ICT人才生态建设,依托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优势,加速推动云南数字人才培养,为云南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华为ICT学院合作总监魏彪详细介绍了华为ICT学院的工作进展及2025年的合作策略。他指出,2025年将重点推进“ICT学院3.0课程升级”、“实战化师资培训”及“基础软件系列学生训练营”,并加大与云南高校在基础软件、鲲鹏、昇腾AI、鸿蒙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力度,实现教学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他还分享了华为ICT大赛的最新进展,第九届大赛中国赛区学生规模创历史新高,云南赛区参赛人数也超过3500人。
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华为ICT人才培养新范式》的主题分享中,华为培训与认证部院校解决方案专家朱帅提出,华为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及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平台,助力学校打造先进的实训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他还介绍了星辰网络联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依托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向高校开放多个真实行业场景的VR仿真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完成网络部署与故障排查等实训。
活动中,华为云南产业发展与生态部技术专家张利兴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例,深入剖析了国产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及华为的人工智能生态策略。他指出,DeepSeek通过工程创新与算法优化,以极低的算力成本实现了与国际顶尖模型相媲美的性能,为高校及企业私有化部署大模型降低了门槛,将加速AI与各行业的融合。华为还通过“智能基座”项目与72所高校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目前鲲鹏和昇腾生态开发者已超过635万。
在分享环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信息学院的何亚南老师及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邮电学院的肖本文副院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ICT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成果。何老师提到,通过引入华为认证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及组织学生参与华为ICT大赛等措施,该校已累计培养2000余名ICT人才,并在华为ICT大赛中荣获全球二等奖。肖副院长则展示了该校全程全网实训体系的建设成果,依托华为5G、光传输等技术,构建了覆盖通信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环境,近三年为行业输送了超1800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为云南高校与企业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更彰显了华为以技术赋能教育、以生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在AI与数字经济的双重驱动下,华为将继续携手高校及产业伙伴,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推动云南高质量ICT人才生态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