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纸张不过是日常书写和绘画的载体,然而,在收藏与投资界,宣纸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备受追捧的对象。2008年,宣纸顶级品牌“红星”推出的一款奥运纪念宣纸,起初定价为2008元一刀(一百张),却迅速升值,如今市价已高达25000元,令人咋舌。
宣纸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其千年不腐、色泽持久的特性,更因为它承载了中国传统造纸术的精髓。自古以来,宣纸便是皇室御用的书写材料,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声誉。
然而,尽管宣纸声名远扬,但在其故乡安徽泾县,宣纸产业却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一方面,108道古法制作工艺繁琐且辛苦,新一代传承者寥寥;另一方面,高昂的价格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泾县的宣纸从业者开始探索新的生产方式。
近二十年来,机器制造宣纸在泾县逐渐普及,虽然品质稍逊于手工宣纸,但制作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宣纸得以走进千家万户。然而,产量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供给过剩的问题,宣纸从稀缺品变成了大通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这一挑战,泾县的宣纸从业者开始尝试创新,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汪炜跻,一位曾在北京从事电影投资和宣发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宣纸行业的机遇,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创立了“青弋”品牌,致力于将非遗传承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汪炜跻通过设计猫爪砚台、《上林赋》卷轴等创新产品,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他的设计理念不仅符合现代审美,还融入了宠物经济等流行元素,使得宣纸产品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扶持下,“青弋”品牌迅速崛起,成为宣纸行业的一股清流。
即使是宣纸顶级品牌“红星”也不得不拥抱变化。为了顺应市场趋势,“红星”将工厂从隐秘的小山坳搬迁至泾县高新区,并入驻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与汪炜跻等创新团队合作,推出各类明星和网红IP产品,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红星宣纸工厂附近的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经历“自然褪色”的皮料和草料,这是宣纸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宣纸的制作需要经历108道工艺,从原材料制作到最终纸张成型历时三年之久,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古老的造纸术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年轻一代对宣纸越来越陌生,即使是红星这样的顶级品牌,也不得不重新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方式。通过引入机器生产、创新产品设计以及拥抱电商平台等举措,泾县的宣纸从业者正在努力让这一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如今,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宣纸从业者开始尝试创新设计,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新非遗”故事。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还为宣纸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国潮”的兴起,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泾县宣纸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古老技艺将继续传承与发展,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