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辛壶,原名楼邨,是浙江缙云籍的一位杰出艺术家,其人生轨迹与上海紧密相连。他与吴昌硕交情深厚,后者甚至亲自为他更名为辛壶,使之成为西泠印社初创时期备受瞩目的印学明星。
楼辛壶自幼便对吟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伴随他直至晚年,使他在南社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尽管外表给人一种古板老学究的印象,但他内心深处却充满了铁血男儿的豪情与壮志。
在抗战前夕,楼辛壶挥毫泼墨,创作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诗中写道:“半世溪山入画妍,笔耕不辍砚边烟。高山流水难觅知音,饥寒交迫愧对前贤。幸有男儿壮志凌云,吓破倭奴十万胆寒。汉家死义之风犹存,辽海之畔,谁敢横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内心的爱国情怀。
楼辛壶的山水画更是被誉为艺术瑰宝。他以山水为灵魂,尤其痴迷于彩墨山水之间,笔下生辉,绘就了一幅幅宛如人间仙境的画卷。印学大家马国权曾高度赞誉他的作品:“楼辛壶之山水,非仅写意,亦能写实,烟霞缭绕,韵致高远,妙不可言。”他的一幅山水长卷更是让马国权惊为天人,其画风独特,写实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楼辛壶的一生,不仅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是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厚谊。他的作品和事迹,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