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银行近日公开了未经审计的2024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揭示了该行不菲的挑战。
令人惊讶的是,广州银行在2024年的净利润遭遇了66%的大幅缩水。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8544.79亿元,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了2.74%,贷款余额则稳定在4620亿元。
在营收方面,广州银行去年实现了137.73亿元的收入,但这一数字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3.94%。净利润更是大幅降至10.23亿元,跌幅高达66.09%。这已经是该行连续第四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回顾过去几年的数据,广州银行的净利润从2020年的44.55亿元逐年下滑,至2023年已降至30.17亿元。尽管历年都有下降,但2024年的跌幅尤为显著。
尽管面临整体业绩的挑战,广州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尤其是信用卡贷款,在行业内依然保持强劲。该行个人贷款产品涵盖信用卡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等。从2021年至2023年,个人贷款总额分别为1775.22亿元、1842.86亿元和1846.38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在三年内分别为889.38亿元、1015.08亿元和860.17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比例也相当可观。然而,这项业务也面临监管压力,2024年7月,广州银行信用卡中心因管理违规和风险监测机制缺陷被罚款350.71万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广州银行的信用卡分期业务曾一度暂停,可能是由于内部架构调整所致。去年11月,广州银行迎来了新任董事长李大龙,他出身于农业银行系统,拥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
金融机构在高层换帅期间,由于管理规划和业务布局的调整,往往会出现财务数据的大幅波动。广州银行的实际业绩水平,或许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
近年来,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较高,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16%、2.05%和1.85%,尽管去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根据央行数据,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
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广州城市合作银行,由46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组建而成,2009年更名为广州银行。该行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上市计划,但历经16年的努力,IPO之路并不平坦。
2020年6月,广州银行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材料,但因多种原因多次中止申请。直至2025年1月1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显示,广州银行的上市申请已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