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养猫家庭的增多,关于宠物猫引发的健康问题也逐渐浮现。不少“铲屎官”在与爱宠互动时,偶尔会遭遇被咬伤或抓伤的情况,但多数人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然而,来自河南焦作的一个案例提醒我们,这样的轻视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一位女士在被朋友家的猫咬伤后,虽然及时进行了清创处理并连续输液九天,但伤口却在11天后恶化,最终被诊断为骨髓炎。据其丈夫介绍,治疗费用已高达两万多元,且若处理不当,还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骨髓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菌可通过血液传播、创伤或周围组织感染等途径侵入骨组织,导致局部骨破坏及全身症状。浙江省骨坏死关节病诊治中心指出,骨髓炎的病因多样,包括血源性、创伤性和感染性等。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此前,武汉的孙先生在逗猫时被咬伤抓伤,同样因为对家中已接种疫苗的猫过于放心而未及时处理伤口,最终导致感染性疾病,出现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幸好经及时救治得以好转。
针对这一现象,网络上出现了不同声音。部分网友认为,自家猫咪养在家中,没有疾病,即使被咬伤或抓伤也无需担心。但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被猫抓伤后遭遇严重后果的经历,强调不应掉以轻心。
专家提醒,猫抓伤或咬伤后,即使伤口轻微,也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反复清洗,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出血明显的伤口,应使用干净的布按压止血,并及时前往医院救治。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感染迹象,如出现红肿、疼痛、脓液或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专家还建议,在与宠物互动时,应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宠物,以减少被咬伤或抓伤的风险。同时,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也是预防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