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由家猫咬伤引发的严重感染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河南焦作,一名女子在被朋友家的猫咬伤后,未料到伤口会迅速恶化。据报道,这只猫虽然已接种过疫苗,但在女子试图将猫装进笼子时,猫突然转头咬伤了她。咬伤后,女子进行了清创处理并连续输液9天,然而,伤口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肿胀。医生诊断后发现,她已感染骨髓炎,治疗费用已高达两万余元,且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面临骨头进一步受损甚至截肢的风险。
骨髓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菌可通过血液传播、创伤或周围感染组织扩散等途径进入骨组织,造成局部骨的破坏,并引发全身症状。据浙江省骨坏死关节病诊治中心介绍,骨髓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血源性、创伤性和感染性。
事实上,类似由家猫咬伤引发的感染事件并非个例。此前,有报道称一名男子在逗猫玩时,被猫咬伤并抓伤皮肤。尽管当时伤口疼痛并伴有红肿,但男子并未在意,也未及时处理伤口。结果,第二天伤口恶化,男子出现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紧急救治后才脱离危险。
面对这些事件,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自家猫咪养在家中,没有疾病,即使被咬到抓到也毫不在意。然而,专家提醒,即使是家猫,也可能携带潜在风险。猫抓咬伤后,皮肤黏膜及组织损伤处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若受到狂犬病病毒或破伤风梭菌感染,后果将更为严重。
因此,专家建议,在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首先评估环境是否安全,然后对于轻微的伤口,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反复清洗,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出血明显的伤口,应使用清洁的布按压止血,并及时前往医院救治。若难以自行前往,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专家还提醒,即使是轻微的伤口,也应密切观察感染迹象。如出现红肿、疼痛、脓液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可以使用抗菌药膏涂抹在伤口上,阻止细菌滋生,并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受到额外污染。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养猫人士,即使猫咪看似温顺无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抓咬伤害。同时,在发生抓咬事件后,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