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专卖店掀起换门头风潮,董明珠成新品牌核心
全国各地的格力专卖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四川成都到山东、海南、重庆等地,众多门店纷纷卸下原有的格力招牌,换上了全新的“董明珠健康家”门头。这一举动不仅限于线下,格力旗下的部分线上店铺也已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直播间”。
格力官方对此回应称,“董明珠健康家”是格力电器对终端SI(终端形象识别系统)的全面升级计划,旨在通过新店以及部分原有门店的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产品与服务体验。格力终端建设负责人高杰表示,这是一场从产品到服务、从空间到体验的品牌革命,意在打破消费者对格力“只卖空调”的固有印象。
然而,这一更名举措并未赢得市场的普遍认可。不少消费者认为,“董明珠健康家”听起来更像是卖老年人保健品或足浴店的名称,难以将其与智能家居联系起来。更有网友调侃,若按此逻辑,小米之家是否应改名为“雷军科技屋”,荣耀则应更名为“赵明不妙屋”。
实际上,这并不是格力首次因董明珠个人IP与品牌融合而陷入争议。早在2015年格力手机推出时,就因开机画面使用董明珠个人头像而引发吐槽。同样,格力在2024年初推出的售价高达29999元的“玫瑰空调”,尽管董明珠声称这是她亲自设计的艺术品,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其审美过时,产品设计“又土又丑”。
董明珠作为格力的核心领导层,其管理风格一直以雷厉风行、直接了当著称。自2012年成为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以来,董明珠在格力内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然而,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管理风格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此次“董明珠健康家”的更名事件,进一步凸显了董明珠个人IP的影响力,同时也削弱了企业品牌的独立性。
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格力也面临挑战。尽管董明珠曾带领格力尝试进军手机、新能源车和芯片领域,但均因定位不清、技术积累不足而未能取得显著成果。如今,格力在空调业务上的营收占比依然高达近八成,而美的和海尔智家在业务多元化上已取得显著进展。
面对市场压力和竞争挑战,格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此次“董明珠健康家”的渠道变革,被视为格力在多元化道路上的一次尝试。然而,这一更名举措能否成功,仍需市场检验。在外界看来,格力此次更名如同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对品牌形象造成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