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电器的一项重大品牌变革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原本遍布各地的“格力专卖店”纷纷换上了新颜,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这一更名行动率先在成都启动,随后迅速扩展至山东、海南、重庆、江西等地。
然而,尽管格力大刀阔斧地推进这一战略调整,资本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自首个“董明珠健康家”门店上线以来,格力的股价持续走低,投资者情绪谨慎。
这一更名举措背后,是格力电器急于寻求变革的迫切心情。近年来,格力在家电行业的竞争地位面临挑战。与小米的营收对比中,格力虽然在2018年的赌局中胜出,但近年来小米的营收增长迅速,2024年前三季度已远超格力。同时,美的和海尔的营收也遥遥领先。
格力的营收结构过于依赖空调业务,2024年上半年,空调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8.14%,而其他业务如生活电器、工业制品等占比较低。这种单一的业务结构使得格力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显得较为被动。
“董明珠健康家”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格力向新发展路线迈出的重要一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格力电器对终端SI的全面升级计划,旨在打造包含全品类家电的超级体验店,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然而,这一变革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其中,最大的焦点在于“董明珠”这三个字。在国内家电市场中,鲜有企业以CEO的名字命名专卖店。这一做法被部分投资者和网友视为董明珠个人IP对公司品牌的过度绑架。
互联网时代,个人I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董明珠作为中国名气最大的女性企业家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将个人IP与公司品牌紧密绑定也存在风险。一旦个人形象受损,可能会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此前,格力手机以董明珠照片为开机动画和玫瑰空调等事件就曾引发争议,对格力品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格力需要平衡个人IP与公司品牌之间的关系。尽管董明珠的人气可以为格力带来流量和关注度,但长期过度依赖个人IP可能会稀释公司品牌资产。因此,格力需要培养新的个人IP,并逐步降低董明珠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事实上,格力已经在为这一变革做准备。在最近的节目中,董明珠透露已有三四个接班人预备人选。为公司培养新的领导者和个人IP将是格力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尽管“董明珠健康家”的更名举措存在争议,但格力通过这一变革升级终端SI、加深高端市场布局、提升品牌价值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个人IP与公司品牌之间的关系,以及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培养新的领导者和个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