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位文学爱好者以笔墨描绘春日盛景与人间温情,引起广泛关注。
来自江西的诗人柯美柘以《七律 春画》为题,生动刻画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诗中写道:“大美韶光际盛时,万物沐浴在东君的温柔里,梅花引蝶,桃蕊招蜂,青山绿水间,一幅幅春日画卷徐徐展开。冬眠的蛇虫也在这绚烂色彩中苏醒,披上了绿装红花,仿佛大自然也在吟咏着春天的赞歌。”
与此同时,新疆哈密的汪转户则以《七律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记录了当地的传统节日。诗中描述了人们在填仓节烧香祭祀、祈求仓官保佑的场景,以及这一习俗背后蕴含的舍己为人、斋心奉命的精神。通过“弃灰庭院粮囤画,焚火风烟秉寸丹”等诗句,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的尊重。
山东烟台的梁文君在《七律 八九吟》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喜鹊在枝头欢叫,轻风带着湛露,青云绿地间,一片清新景象。诗中“缥缈烟光倾竹籁,徘徊野气远凡尘”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初生的嫩叶和黄莺的嬉戏,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新疆昌吉的一位拾荒老人的事迹也让人动容。这位七十五岁的老人,退休前曾是某企业主任,每月有着固定的养老金。然而,他却选择起早贪黑地翻捡垃圾,将纸箱瓶罐换成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四年来,他已捐出十二万元,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老人的善举不仅温暖了三个贫困学子的心灵,也感动了整个社会。
这位老人的故事与前面几位诗人的作品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人间的美好与温情。无论是春天的生机盎然,还是传统节日的庄重温馨,亦或是拾荒老人的无私奉献,都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