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逆袭启示录:AI时代,基建建设者如何改写估值逻辑?

   时间:2025-02-23 00:46 来源:天脉网作者:钟景轩

阿里巴巴股价飙升,AI布局成市场新宠

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阿里巴巴的股价近期掀起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涨势。无论是港股还是美股,其股价均实现了大幅上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港股方面,阿里巴巴的股价从年初至今已经上涨了70%,而在2月21日更是大涨14.56%,报收于138.5港元/股,全日成交额高达444.48亿港元。美股市场同样表现强劲,年初至今涨幅也达到了70%。

这场股价狂欢的背后,是投资者对阿里巴巴认知的深刻转变。曾经被视为增长乏力的电商“旧势力”,如今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激进布局,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返市场舞台。阿里巴巴正在全球AI军备竞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的新宠。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动向也成为市场的“风向标”。马云不仅是阿里巴巴AI战略的奠基人,早在2017年就推动了达摩院的成立,如今已孵化出全球排名前十的Qwen大模型。同时,他也是阿里巴巴组织变革的推动者,去年推动的“1+6+N”改革剥离了非核心资产,为AI战略腾出了更多资源。马云作为市场信心的催化剂,其公开露面的频次与阿里巴巴股价的涨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阿里巴巴的业绩同样为股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中,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至2802亿元,净利润更是激增333%至489亿元。其中,云业务的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增速回升至13%,AI相关产品的销售额更是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对生成式AI基础设施的重注开始结出硕果。

在业绩向好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快刀斩乱麻的果决。一方面,公司甩掉了“非核心包袱”,明确“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方向,剥离了银泰、高鑫零售等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超200亿元。另一方面,公司确认了云业务的结构性升级,从低利润的混合云转向高利润的公共云,并通过AI重构硬件、数据库等底层架构,形成了“AI基建服务商”的新定位。

阿里巴巴的未来三年资本开支计划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司承诺将投入45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超过了过去十年基础设施投入的总和。在第三季度,公司的资本支出已达318亿元,环比增长80%,资金主要流向数据中心、芯片研发及与苹果等巨头的合作。作为iPhone中国版的独家AI服务商,阿里巴巴的技术已通过苹果的严苛审核,这被视为其全球竞争力的“隐形认证”。

在AI领域,阿里巴巴的开源生态已经孵化出超过9万个衍生模型,通义千问2.5-Max更是跻身全球大模型前十。同时,公司与苹果的合作也让市场看到了其AI技术的“性价比革命”。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阿里巴巴正通过云订阅、开发者工具乃至淘宝AI搜索等场景变现AI能力,若阿里云市销率向AWS靠拢,将释放巨大的股价空间。而苹果合作带来的2亿iOS用户入口,也让阿里巴巴成为首个深度嵌入全球科技巨头生态的中国AI企业。

尽管前景光明,但阿里巴巴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云服务和AI领域,公司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巨头的激烈竞争。同时,未来三年的高额资本开支也可能对短期现金流造成压力。电商市场的竞争同样不容忽视,拼多多、抖音等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不断蚕食着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市场对其的认知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如今,阿里巴巴的船头已经转向科技深水区,其在AI时代的基建建设者身份正成为市场的新宠。通过将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令人咋舌的资本配置胆识相结合,阿里巴巴正在改写估值逻辑,并可能改写中国科技行业的游戏规则。然而,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谨慎对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