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志VS AI写诗,谁更胜一筹?诗人情怀与智能创作的碰撞

   时间:2025-02-22 14:07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在近期备受瞩目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5届年会”上,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他自称为诗人,并对人工智能(AI)技术持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阎志担忧地指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AI创作诗歌,这可能导致诗人这一职业逐渐消失。

为了验证自己的担忧,阎志亲自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选择了两个节气——立春和雨水,并邀请AI分别为这两个节气创作诗歌。实验结果显示,AI创作的诗歌速度极快,且行文流畅,具有一定的诗意。然而,阎志认为,这些诗歌虽然形似真正的诗歌,但缺乏诗人独特的个体体验、真挚情感和独立思辨。

阎志指出,AI创作的诗歌看似包含情感与思想,但实际上只是对人类已有表达的“总和”或“平均数”的再现。这些诗歌虽然聪明,但给人一种“油腻”的感觉,缺乏真正的灵魂和深度。为了直观展示这种差异,阎志还展示了AI和他本人分别为立春和雨水创作的诗歌。

AI的《立春》描绘了一幅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而阎志的《立春·重逢》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草原、牛羊、夕阳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并借此传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深情回忆。

同样,AI的《雨水》通过描绘父亲在雨中劳作的场景,传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而阎志的《雨水·明天将赴的约》则更加抽象和哲学化,通过雨水这一意象,探讨了告别与重逢、过去与未来等主题,表达了对母亲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通过对比这两组诗歌,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AI与诗人之间的差异。AI虽然能够快速地创作出符合规范的诗歌,但在情感的深度和表达的独特性上,仍然无法与真正的诗人相提并论。阎志的这一实验不仅引发了人们对AI技术的思考,也再次证明了诗人这一职业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