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有一种现象正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孩子“不想上学”。这一表现与“逃学”虽看似相似,实则大相径庭,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因。
通常,人们会将“逃学”简单地归结为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或是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不足。然而,“不想上学”的孩子,其内心的挣扎往往更为深刻。他们并非真正排斥学习,而是由于在学校遭遇了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校园欺凌、心理压力等多重挑战,导致对上学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
昆明丑小鸭中学,一所专门接收这类“不想上学”孩子的学校,用13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说教或惩罚,而是治愈与理解。在这里,90%以上的孩子最终能够重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重返校园。
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指出,“不想上学”的核心问题是关系问题。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往往难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甚至在家中也缺乏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支持。因此,他们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逃避那些令他们感到不愉快的经历。
为了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丑小鸭中学创造了一个温暖而自由的校园环境。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制定属于他们自己的“班规”。这些举措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关怀,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温暖,是治愈一切的力量。在丑小鸭中学,这种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伴随他们走过未来的每一步,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