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产行业内的央国企企业纷纷展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这一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联发集团,作为建发房产的兄弟企业,于2月20日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该集团将产品设计部和研发部合并为产品设计研发管理部,投资发展部则被并入财务管理部。同时,营销管理部更名为营销策划管理部,成本管理部转变为成本与供应链管理部,信息部则升级为数字智能化管理部。联发集团撤销了所有城市公司,转而设立了10个事业部,例如深圳公司调整为大湾区事业部,福州与厦门公司合并为福州事业部,杭州与上海公司合并为沪杭事业部等。这一系列变革伴随着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早在2月17日,联发集团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已先行调整,建发集团副总经理王文怀接任董事长一职,原董事长赵胜华调整为总经理。
建发股份旗下的另一大地产平台建发房产,也在春节前夕进行了组织调整,将原华东集群的武汉、黄石,以及原海西集群的南昌划入东南集群,并对华东集群旗下部分事业部进行了合并。这一系列动作表明,联发集团与建发房产均在进行从上至下的全面改革。
实际上,央国企在地产行业的“缩编”趋势并非孤例。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以来,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大悦城控股等多家央国企均进行了重大组织变阵与人员调整。这些企业普遍采取了区域合并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例如,保利发展合并了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区域的城市公司;中海地产将沈阳和大连公司合并为辽宁公司;大悦城控股则裁撤了南京、西北、海南等区域公司。招商蛇口在华东区域也启动了城市公司合并,调整后,华东区域管理范围涵盖了上海、浙江、福建三大城市公司。
销售端的持续下行是央国企“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保利发展、建发房产、金地商置等企业的销售额在2024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进入2025年1月,销售下行态势并未改变,招商蛇口销售额同比下降25%,保利发展销售额也同比下降了11.36%。而调整幅度最大的联发集团,不仅销售额下滑严重,更是在2024年前三季度出现了3.73亿元的亏损。相比之下,中海地产是这些央国企中唯一销售额同比上升的企业。
在土地市场方面,尽管央国企仍然是主力军,但它们在投资端也在进行收缩和聚焦。这一趋势促使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溢价地块频出。例如,成都、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块土地在近期拍卖中均出现了高溢价成交。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高溢价地块基本都是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房企选择在这些区域拿地,是为了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去化速度。
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头部央国企在拿地时,也主要聚焦于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从拿地金额看,这些企业的投资强度均有所下降。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小而美”地块占比提升,房企普遍采取聚焦深耕策略。这一趋势表明,未来房企将更加注重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去化速度,而不再盲目追求规模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