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水城以其“水城八景”闻名遐迩,这八景包括珠喷灵泉、龙潜古洞等,展现了水城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理念在现代得到了延续与创新,形成了“钟山八景”,涵盖了荷城古镇、十里河滨等新的地标,成为钟山文艺界的新宠。
为了进一步提升“钟山八景”的文化内涵,钟山区文联与钟山区诗联学会自2024年6月起,面向广大诗词爱好者发起了征集活动,邀请他们创作描绘“钟山八景”的诗、词、歌、赋、楹联,旨在通过文学的力量,塑造和丰富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
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挥毫泼墨,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对“钟山八景”的热爱与赞美。现将部分优秀作品分期展示,以飨读者。
梅花云海
在梅花山上,金永福以诗记录了山顶餐厅的壮观景象,仿佛蟾宫降临人间,群峰锦绣,景物奇珍,让人感叹时代的变迁。杨丽萍则以词描绘了梅花云海的壮丽,索道无限长,梅花钟有音,峰丛朗朗,白云悠悠。
乘索道游梅花山,杨丽萍又赋诗一首,描述身如紫燕上云头,四面风光尽收眼底的畅快。而熊定才的《江城子•梅花山上览新城》则展现了梅花山上览新城的壮丽景象,华灯初上,水光清澈,锦绣家园,人气旺盛。
罗学平在《赏梅》中写道,金峰银岭赏梅花,冬季相约滑雪,瓜果飘香,彩影斑斓,展现了凉都的繁华景象。田锦奎在《梅花山旋转餐厅小憩》中,描述了旋转餐厅的壮观景象,山川楼宇如画廊,昔日僻壤今胜苏杭。
刘静的多首作品,如《临江仙·春游梅花山》、《清平乐·游梅花山二首》等,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花山的四季美景,无论是春日的生机勃勃,还是冬日的银装素裹,都让人流连忘返。
郭灵莉的《梅花山索道四首》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乘索道游览梅花山的奇妙体验,从驭得霓虹云里行,到乘风直上最高台,每一首都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吉庆菊的《浣溪沙·梅花云海》系列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云海的美丽景象,无论是雪压枝头的红梅,还是穿越时空的隧道,都让人感受到梅花山的独特魅力。
陈永革的《梅花云海》和陈金权的《梅花山》等作品,同样以优美的诗句展现了梅花山的壮丽与秀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钟山八景”的美丽风光,更体现了广大诗词爱好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钟山八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