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衍生品热潮引发版权纠纷,光线传媒重拳出击维权
随着动画电影《哪吒2》的热映,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未经官方授权的衍生品。近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哪吒IP的主要版权持有方光线传媒,已对多家涉嫌侵权的游戏公司提起诉讼。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已向涉案公司发送传票,并将于4月24日开庭审理此案。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的赵占领律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些案件是典型的著作权侵权案例,侵权方通常需要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权利人还可以通过版权执法机构进行举报,要求对侵权行为进行行政查处和处罚。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哪吒”关键词,发现众多与哪吒相关的手办盲盒、表情包玩具、钥匙扣等产品。当询问商家是否获得官方授权时,部分商家表示不清楚,只是工厂生产的产品;而有些商家则坚称已获得授权。然而,正版授权生产商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却表示,他们已发现20多家商户在抖音平台上销售山寨版哪吒衍生品,尽管已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报,但侵权行为仍屡禁不止。
与此同时,与《哪吒2》联名的衍生品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泡泡玛特推出的联名系列上线后迅速售罄,并已紧急补货。杰森娱乐集团旗下的集卡社、森罗万象品牌也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官方联名收藏卡及系列周边,在春节假期期间全渠道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
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表示,全球排名前十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衍生品授权周边的收入往往超过电影票房收入。以《哪吒2》为例,尽管其衍生品收入可能还未达到电影票房的三倍,但即便按1:1的比例计算,若任由盗版衍生品生产和销售,出品方和相关方可能面临上百亿元的损失。
实际上,光线传媒在《哪吒1》上映后就开始积极维权。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光线传媒曾起诉多家公司因侵害哪吒美术作品著作权而获赔。此次,光线传媒再次提起诉讼,指控《仙侠神域》开发商及相关公司在游戏中使用了“哪吒”“哪吒魔王子”等相关美术作品,并要求立即移除涉嫌侵权的美术作品、下架游戏,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30万元。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金平指出,判断“二创”行为是否侵权,主要依据“接触”和“实质性相似”两个要件。对于哪吒形象这类美术作品,其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主要采用整体观感标准,即广大观众从整体观感上进行对比,是否会认为“二创产品”与原作品的形象高度相似或源自原作品。
张金平建议,鉴于哪吒IP的火热和近期被侵权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版权方可以通过公告授权合作主体、向大型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发放告知函等方式主动打假。这既有利于粉丝购买到正版衍生品,也有利于平台采取积极措施打击盗版或售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