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近期发布了其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营收达到了2801.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同比增长8%。调整后的EBITA同比增长4%,达到548.53亿元,净利润更是实现了464.34亿元的大幅增长,同比增幅高达333%。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得益于收入增长、运营效率提升以及股权投资收益的增加。
在业务板块表现上,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实现了9%的增长,云业务收入也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增幅达到13%。尤为值得注意的是,AI相关产品的收入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迅猛增长。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的股价也迎来了积极反应,美股收盘上涨8.09%,显示出市场对阿里巴巴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在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详细阐述了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他表示,阿里巴巴将继续聚焦于三大核心业务:国内外电商业务、AI与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以及互联网平台产品。未来三年,公司将围绕AI这一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个方面加大投入。
吴泳铭强调,AI时代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阿里巴巴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同时,公司还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并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AI技术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
对于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大手笔投入,公司高管给出了三方面的解释。首先,阿里巴巴将AI视为几十年一遇的行业变革机遇,致力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并预判AI相关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其次,通过云和AI的深度结合,阿里云有望成为最重要的AI基础设施和最大的AI智能输出云计算网络之一。最后,AI技术的应用将能够大幅提升阿里巴巴现有业务的价值。
在财报中,阿里巴巴还透露了其在战略性出售资产和股份回购方面的进展。公司已签订协议出售在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全部权益,交易金额分别最高可达16亿美元和约10亿美元。同时,阿里巴巴还以13亿美元的总价回购了总计1.19亿股普通股,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阿里云在该季度的表现也值得关注。收入为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的双位数增长带动,其中包括AI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阿里巴巴还宣布将于近期发布基于千问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并推出了新一代多模态模型Qwen2.5-VL和旗舰模型Qwen2.5-Max,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
尽管国内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但阿里巴巴表示,大规模的持续投入将显著改善硬件采购和建设成本,吸引更多客户,并改善整体投入成本。公司相信,云计算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将共同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