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3遭遇“滑铁卢”?20万张GPU打造的AI被简单数学难倒,马斯克:它仍最聪明

   时间:2025-02-20 19:46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近日,科技界迎来了一场轰动全球的事件——马斯克AI公司正式揭晓了其最新研发的人工智能基座大模型Grok 3。这一发布不仅吸引了无数科技爱好者的目光,更在直播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万众瞩目的发布会上,马斯克亲自向全球观众展示了Grok 3的强大性能。据他介绍,与前代Grok 2相比,Grok 3的计算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升幅度超过10倍。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得益于20万张英伟达GPU的累计消耗,使得Grok 3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更加高效。不仅如此,模型训练时间的大幅缩短以及预测准确性和效率的显著提升,都让Grok 3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马斯克对Grok 3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甚至预言,这款人工智能将在三年内实现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突破。他还透露,Grok 3未来有望应用于SpaceX的火星任务计算中,这无疑将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早在发布会前,马斯克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赞Grok 3的推理能力。他表示,在迄今为止所做的测试中,Grok 3的表现优于任何已发布的同类产品,堪称“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这一评价无疑为Grok 3的发布增添了更多的期待和关注。

马斯克AI公司的xAI团队也分享了一些关于Grok 3的详细数据。尽管起步较晚,但Grok 3在MMLU得分上却迅速追赶上了ChatGPT等业界领先模型。无论是Grok-3还是其迷你版Grok-3 mini,在多方面性能上都表现出色,甚至超过了Gemini、DeepSeek和ChatGPT等竞争对手。

然而,就在发布会后,有媒体对最新的Beta版Grok 3进行了测试,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被问及一个经典问题——“9.11与9.9哪个大?”时,号称目前最聪明的Grok 3却未能给出正确答案。相比之下,同一个问题,DeepSeek无论是在普通模式下还是开启深度思考模式后,都给出了准确的回答。这一小插曲也引发了业界对于大模型在特定情境下表现稳定性的讨论。

大模型作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统计,2023年全球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1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业界对于大模型的认可和投入,也预示着未来大模型市场的广阔前景。

在全球大模型行业的发展中,美国企业如OpenAI、Google和微软等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企业不仅主导着生成式AI、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还推出了GPT系列、PaLM等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模型。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加大对于大模型技术的投入和研发。

在中国,大模型技术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柴洪峰在相关会议上强调,大模型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对其漠视都等同于放弃未来的发展机会。他倡导业内人士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变革,并指出要警惕大模型带来的数据隐私、算法透明性等潜在风险和挑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也指出,大模型在处理数据体量庞大、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重复性的任务时表现尤为突出。借助大模型,大量耗费人力和时间的工作能够快速完成,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这也是AI大模型被大量推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