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近期在招聘市场上动作频频,特别针对具身智能领域推出了多个职位空缺,涵盖了算法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师、仿真系统开发工程师以及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专家等多个关键岗位。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蚂蚁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壮志,也预示着其正在加速推进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据业内人士透露,蚂蚁集团早在2024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具身智能业务。为了更加专注于这一领域,蚂蚁集团在去年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蚂蚁集团官方对此回应称,公司正在持续加大AI领域的投入,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具身智能作为一个比人形机器人更为宽泛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基于物理身体(智能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通过AI技术的加持,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蚂蚁集团此次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虽然仍处于招聘和初步研发阶段,但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回顾过去,曾经在互联网时代激烈竞争的“BAT”巨头们,如今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也开始了新的较量。阿里巴巴通过其旗下的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与了逐际动力的战略融资,显示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美团则投资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多家机器人企业,腾讯和百度也分别投资了乐聚机器人、优必选和智元机器人等,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领域的竞争态势。
在互联网大厂中,AI能力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部分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选择与这些大厂在大模型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创新与落地。例如,优必选与百度宣布合作,将AI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应用相结合,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平台,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成功接入了百度文心大模型进行任务调度应用开发。
在场景合作方面,美团买药与银河通用联手打造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该方案由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完成24小时无人值守的补货、取货任务,未来有望与更多连锁药房进行合作,推动医药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除了与大厂合作外,也有少数企业选择自研人形机器人。小米在2022年8月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虽然此后曝光较少,但这一举措仍然展示了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布局。
自2024年以来,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大厂数量显著增加。这些大厂凭借雄厚的资源实力和快速的技术迭代能力,正在加速推动相关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与此同时,初创企业则以其灵活敏捷的特点,专注于创新突破,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