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万众瞩目的目光中,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13F持仓报告,揭示了这位投资巨擘的最新布局动向。本文将深入分析伯克希尔的最新持仓情况,探讨巴菲特下一阶段的投资策略。
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伯克希尔的前十大持仓依旧稳固,依次为苹果、美国运通、美国银行、可口可乐、雪佛龙、西方石油、穆迪、卡夫亨氏、安达保险和达维塔保健。这些公司涵盖了科技、金融、消费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伯克希尔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在前十大持仓中,伯克希尔的布局保持相对稳定,但也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其中,西方石油的持仓有所增加,增幅达到3.49%。而美国银行的持仓则遭到减持,减幅高达14.72%。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被大幅减持的苹果,在第四季度并未发生持股变动。
除了前十大持仓外,伯克希尔在第四季度的其他持仓变动也颇受关注。例如,伯克希尔新建仓了美国酒业巨头星座品牌(STZ),持股市值达到12.43亿美元。伯克希尔还大幅加仓了达美乐披萨和泳池设备分销商Pool,分别增持了86.49%和48.17%。然而,在花旗集团、第一资本金融和巴西数字银行服务商Nu的持仓上,伯克希尔则选择了减持,减幅分别为73.50%、18.13%和53.52%。同时,伯克希尔还清仓了犹他美容和两个标准普尔500ETF。
在减持的板块中,银行股成为了伯克希尔减持最多的领域。在前十大重仓股中,伯克希尔继续减持了近15%的美国银行持仓。花旗集团、第一资本金融和巴西数字银行服务商Nu也遭到了减持。这一动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投资者纷纷猜测巴菲特减持银行股的原因。
据分析,巴菲特减持银行股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利率净息差的挤压效应使得银行股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在高利率环境下,银行的负债端成本上升快于资产收益,导致净息差收窄。同时,降息下行阶段也受到滞后影响,使得银行股的相对回报吸引力下降。其次,巴菲特对经济周期拐点的预判也使得他对银行风险敞口持谨慎态度。在经济衰退中,银行股的股价易受冲击,而信贷质量恶化风险可能暴露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潜在问题。最后,机会成本驱动再配置也是巴菲特减持银行股的原因之一。在高利率环境下,国债等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使得银行股成为了相对低效的投资选择。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在第四季度加大了对消费领域的配置。除了新建仓星座品牌(STZ)外,还继续加仓了达美乐披萨等消费类股票。这一动向显示出巴菲特对消费市场的看好。特别是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消费类股票的抗通胀能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以星座品牌(STZ)为例,作为美国酒类龙头,旗下拥有多个全球知名啤酒品牌和高端葡萄酒、烈酒品牌。近年来,星座品牌实施高端化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高毛利的高档葡萄酒和精酿烈酒等业务。这一策略使得星座品牌的资产周转率和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净利润率也有所改善。在通胀和提价背景下,星座品牌的啤酒业务销量继续保持增长,高端品牌更是保持双位数增长。虽然当前估值并无明显性价比优势,但伯克希尔在星座品牌股价暴跌时建仓,体现了其“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