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璀璨舞台上,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革新正悄然上演。近日,马斯克在万众瞩目的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其口中的“地球最强大脑”——Grok 3推理模型。而在这场科技盛宴的中心,两位华人科学家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
站在C位的,分别是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Jimmy Ba与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吴宇怀。这两位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渊源——Jimmy Ba正是吴宇怀求学期间的导师,更在人工智能领域各自绽放异彩。
吴宇怀,这位1995年出生于浙江建德的年轻科学家,其学术生涯可谓星光熠熠。从杭州建兰中学到多伦多大学,再到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他一路高歌猛进,成为xAI的联合创始人。吴宇怀在DeepMind和OpenAI的实习经历,让他对打造具备推理能力的机器有着独到的见解,STAR模型、Minerva语言模型以及Alpha Geometry定理证明器等项目,都留下了他智慧的烙印。
而Jimmy Ba,作为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他在深度神经网络的高效学习算法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Adam optimizer,这一深度学习领域的首选算法,正是他与另一位科学家共同提出的。他在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也有着深厚的造诣。2016年,他荣获Facebook机器学习研究生奖学金;2023年,更是拿下了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斯隆研究奖。
在马斯克的xAI团队中,华人科学家的身影并不罕见。2023年7月,xAI成立之初,其12位初始成员中便有5位华人科学家,占比高达41.67%。除了Jimmy Ba和吴宇怀外,还有xAI的联合创始人杨格,以及张国栋和戴子航两位杰出华人成员。
事实上,在美国的顶级AI机构中,华人科学家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以OpenAI发布的GPT-4o为例,其17位关键团队成员中,有6位华人,占比约为35.29%。而在谷歌和英伟达重点具身智能论文和项目的关键AI研究员中,华裔占比也高达27%,其中英伟达华裔的比例更是高达40%,谷歌为20%。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美国顶级智库保尔森基金会的关注。其下属的麦克罗波洛智库对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中专门研究AI的顶级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发现毕业于中国大学的人数占比逐年攀升,从2019年的27%增长至2022年的38%,超过了从美国大学毕业的37%。
麦克罗波洛智库还对全球最负盛名的AI学术会议NeurIPS于2022年发表的论文作者进行了背景调查。结果显示,这些AI人才所属的前10个机构中有7个位于美国,而中国紧随其后。NeurIPS对中国论文的采用率也有所增加,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更是跻身前十,展现了中国在AI领域的强劲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