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看似“山寨”的招牌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照片中的招牌设计颇具乡土气息,让人难以将其与知名家电品牌格力联系起来。
不少网友在看到这张照片时,都表示怀疑其真实性,认为这不过是某个小县城的仿冒品,类似于“雷碧”之类的存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看似荒谬的传闻竟然得到了证实。
“四川格力电器”官方公众号近日发布消息称,格力电器已正式发布“董明珠健康家”品牌。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讨论。
据报道,全国范围内的格力专卖店都将陆续更名为“格力董明珠健康家”。已有更名的店铺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更名只是门头的更换,店铺的性质和归属并未改变,仍然是格力旗下的专卖店。这一更名举措被解释为利用董明珠的高知名度,使品牌更加亲民。
在抖音平台上,已有4家格力商铺的账号名称更改为“董明珠健康家”,其中一家更是获得了格力的官方认证。这一连串的动作,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董明珠=格力”这一等式的认知。
然而,随着格力在品牌命名上愈发倾向于个人化,也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意味着格力正在逐渐失去其作为品牌的独立性?事实上,董明珠与格力的绑定早已深入人心。从十年前的“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广告,到如今的“董明珠健康家”,董明珠的形象始终伴随着格力的品牌发展。
尽管从股权结构上看,格力并非董明珠的个人企业,但从市场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来看,董明珠与格力之间的关联却难以割舍。作为格力的“金牌销售”,董明珠的个人形象早已成为格力消费者心中的一个重要锚点。
然而,这种深度绑定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当企业的名字沦为个人IP的注脚时,任何关于董明珠的负面舆情都可能直接冲击格力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格力在年轻化与多元化转型方面的努力也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董明珠亲自下场直播带货,试图通过个人影响力带动品牌发展,但这一策略似乎并未能显著改善格力的市场地位。
如今,提起格力,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再是空调,而是董明珠本人以及围绕在她身边的种种争议。这些非业务话题虽然提升了格力的网络知名度,但同时也消解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影响力。面对智能家居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力需要寻找新的出路,而不仅仅是依靠董明珠的个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