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巨头马云和马化腾的罕见同框,虽然只是两张模糊的背影照片,却在中国科技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两位企业家的身影出现在一场汇聚了中国互联网和科技产业顶级精英的会议上,其中包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小米创始人雷军、美团创始人王兴等重量级人物。一些新兴科技企业的代表人物,如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也赫然在列。尽管有几位重量级企业家缺席,但这场会议依然展示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新技术推动下整体提振和向好的趋势,这一趋势也体现在了各大企业股价的暴涨上。
照片中的背影仿佛是一种隐喻,暗示着这些企业家们正在加速前行。与此同时,各家公司之间的业务连接也在悄然展开,而DeepSeek则成为了连接它们的桥梁。在完成云平台接入DeepSeek的第一阶段后,一些科技巨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即在自家的超级APP中接入DeepSeek。百度旗下的超级APP百度搜索,宣布成为继微信之后第二家接入DeepSeek的平台。这一举措在内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尤其是与马化腾在大模型自研领域进展相对缓慢的现状相比,李彦宏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全力投入的姿态。
然而,随着百度搜索接入DeepSeek,百度在大模型自研路线上的战略定力也开始受到更多的质疑和审视。这一举措使得百度在坚守自研和引入外部大模型之间做出了选择,而李彦宏显然更倾向于后者。这一选择强烈体现了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从超级APP自给自足的“孤岛生态”向更加紧密的“技术共同体”转变的趋势。事实上,自2013年前后,中国科技大厂在日益升级的竞争中筑起了高墙,但如今,技术的进步正在逐渐推倒这些栅栏。
DeepSeek的火爆出圈以及微信和百度搜索的相继接入,使得中国互联网产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向着“技术共同体”的新互联互通迈进。百度和微信都给出了“满足用户多元化搜索体验”的理由来解释接入DeepSeek的原因。然而,与微信的灰度内测相比,百度暂时还未向普通用户正式上线DeepSeek模型服务,目前仍在小流量内测中,预计本周内将面向更多用户开放使用。
李彦宏选择在自家主力APP中接入第三方大模型服务,标志着他在大模型策略上的又一次转变。此前,百度曾在DeepSeek的压力之下,一改闭源策略,开始拥抱开源路线。如今,李彦宏决定更进一步,为了守住搜索这一基本盘,从而保证百度自身现金牛业务的稳定,他选择了在坚持用自家大模型产品和应对用户流失压力之间做出妥协。尤其是微信抢先接入DeepSeek,无疑给李彦宏在固守搜索市场基本盘上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自DeepSeek-R1模型发布以来,其掀起的涟漪效应持续扩大。蜂拥而入的用户群导致DeepSeek在发布后不久就宣布暂停API服务充值,截至近日,DeepSeek开放平台的API充值服务仍未恢复正常。面对这一流量密码,马化腾和李彦宏纷纷对DeepSeek张开怀抱,以增强自家主力APP的用户粘性和拉升用户时长。面对尚未接入的阿里和字节系主力APP,压力留给了马云和张一鸣。
过去十余年间,陷入存量竞争阶段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筑高封锁之墙,加速流量在超级APP中的内循环。然而,这一趋势正在被DeepSeek所改变。DeepSeek的火爆不仅展示了其受欢迎的程度,也向外界展示了其打破传统搜索市场格局的潜力。无论是用户增速还是下载量排名,DeepSeek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这时,微信率先与DeepSeek结合,既是向搜索市场发起进攻的新计划,又是对百度等传统搜索巨头的一次新威胁。
李彦宏在面对DeepSeek的压力之下做出了多次改变。除了宣布文心4.5模型将拥抱开源路线外,他还决定在文心智能体平台上全面接入DeepSeek。这一举措旨在增强外界对百度在技术体验上的信任度和开发者对其生态的认可度。同时,为了应对B端开发者流失的压力,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也上线了DeepSeek模型,并在旗下多个大模型应用产品中接入了DeepSeek-R1。
DeepSeek的异军突起正在打乱科技大厂原有的生态建设之路。过去两年中,大模型给传统应用带来的体验升级让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所有应用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的观点。科技大厂纷纷发布了自家的大模型服务平台,既做淘金者,又争当卖铲子的人。然而,DeepSeek的出现正在打乱这一格局,使得科技大厂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建设策略。